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二

官府唯闻复故基,荒凉田舍欲何为。馀生便是承恩日,后死弥深设虑时。

已分辞根同败叶,却因回律惜残枝。夜塘寂寂春虫切,雨过疏篱带湿炊。

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七阳

非关衰世意,皎皎一凌霜。爱我不嫌白,怜人秖自芳。

幽怀如有寄,孤放若为狂。但到春深处,悠然思共长。

五歌

暖处难逢寒处多,几生魂梦付藤罗。花光长老曾摹此,何似亲从庾岭过。

复生松四首 其一

太薇夙植岁寒心,移覆祇园大树阴。不向人间轻一死,鸾溪桥北早成林。

留别张梦回

惜别张居士,慇勤寄一言。干戈犹未已,瓢笠尚能存。

山浅无黄独,林深有白猿。古今看欲尽,相待惟蓬门。

望归人二首 其一

岁暮怀归人,苍茫云木外。登高不可见,入室闻寒籁。

髣髴檐下声,捲幔日已昧。日昧犹平时,对此偏无奈。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二

何年交臂频相失,忆别家山恼乱中。三峡桥头逢信使,不辞千里寄同风。

春佃六首 其一

幽谷逢春至,蔼然鬯予情。江流日以长,山鸟时一鸣。

重云蔽群木,冥蒙遂所生。斯人独不然,耳目馀聪明。

万物纷其前,安得返无名。役役百年中,毁誉争虚声。

何不乘青阳,优游同耦耕。旷观古与今,贤智多无成。

惜此荷锄人,来往空生平。

与方楼冈学士谈千山旧事

廿年人事不堪论,把臂犹怜意气存。且尽金山深夜话,欲招宋玉一春魂。

河山万里谁同调,雨雪千峰自闭门。身世悠悠成旷劫,每因芳草念王孙。

春日登山门石阁

懒步峰头曾几日,凭高又见草芊芊。画中山鸟啼无数,梦里春花开正妍。

上界窗临江岸远,下方人望石楼前。风烟满目谁为主,已觉身随云树边。

送秋

风急烟销远岫开,长空只有雁归来。青山久住忘人世,时爱松阴破绿苔。

磊园舍作禅林招予主社感而留题

四十年来事转新,此时泉石昔时人。右军第宅今犹在,晋室山河久已湮。

拄杖尚能观布地,栽松真欲论前因。深堂雁影何由度,莫话寒山春信频。

虔州郡丞董昭时南康郡丞周赞皇都阃徐质美见访因病掩关不得出迓走笔以谢

并辔寻源访隐沦,千峰依旧可怜春。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

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

可以终隐二章章十句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毋尚孤洁,任其爱瞋。

四众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坚忍,尽未来身。

内无系念,外无长物。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

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

页次:(27/113)
<< < 26 27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