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四
睹史多上人,大庵没罗心。未断铦刀舌,善来莲花身。
三年不相报,六月下阶庭。相好不可言,妙音谁与闻。
一人乃多形,一心乃多因。多形人岂幻,多因心自真。
先后俱不到,春风吹蚤林。万木一时茂,天上亦成阴。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一
人生莫厌贫,厌贫多所许。食贫许粱肉,始觉薇藿苦。
衣贫许章黻,皮褐畏予侮。粱肉岂不甘,所恶呼尔与。
章黻匪不华,君子贵自处。凤凰巢椅桐,游鱼乐繁渚。
上下忘其天,各自矜鳞羽。离离田上苗,丁丁远山斧。
田窦虽足歆,宵旦移寒暑。萌隶终岁赡,毋宁询季主。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
山泽罕人事,与世颇无干。启户朝云攒,及午始见山。
暄风爽林际,景落絺衣寒。田圃各西东,荷锄当暮还。
树里课勤惰,杂言忘辛酸。岂守固穷节,吾分应如然。
四海无亲疏,去住各有缘。草木春夏繁,天气秋冬妍。
日夕省营虑,丰约随目前。
二月初九日山楼竖栋示诸子
东风吹雨过南皋,一片晴云捧日高。撑栋架楼人力健,敲金持梵谷声豪。
巨灵护我终成住,乘愿同人岂见劳。不爱繁华爱岑寂,夜寒谁解听松涛。
送姜山侍者行乞江南兼寄匡山诸衲
一钵江南万户春,入廛须是住山人。朱门岂有嫌支遁,白社何妨狎许询。
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
马铁印严鼎臣二参戎入山
爱我西江意蔼然,高怀重过海云边。故山千里干戈日,荒院残年梅柳天。
返旆定知壁垒静,到门应觉鸟声偏。官艘自系榕桥下,话落寒潮只悄然。
十灰
谁催千里集瑶台,朔气萧萧映玉杯。销尽岂如随雾转,有时飘坠碧崔嵬。
初入华林
近郭名蓝半壑开,华簪方服对高台。云生几席僧催至,香满山厨客带来。
万里风烟霜竹断,三生魂梦午钟催。相看未易论畴昔,且共遐心倒茗杯。
十三覃
环丘山上覆冰蚕,作茧丝成五彩函。若使海人献巢许,不将霜质伴华簪。
水仙花二首 其二
濯濯幽姿写不成,一溪风雪晚来清。北山弱蔓难为影,南国繁香愧得名。
无力倚空春意倦,有怀乘月缟衣轻。探奇总作凌霜韵,别岛深云惜此情。
十一尤
腊穷泉涸绝溪流,河海云生杲日收。一夜似风吹败叶,五更疑月满层楼。
却回寒燄荣幽桂,岂为凋林感暮秋。遇物沦形归大冶,高低平汎曲江头。
三江
聊将春信渡寒江,映雪清姿色易降。零落风烟同白鹭,萧条形影对银缸。
梦回香远人何极,望入云端眼一双。万紫千红看若此,解衣谁与卧虚窗。
十三覃
好处非关月,重烟不着岚。疏斜泉石里,看尽古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