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阿字临行口占示之

万里传持白纸书,往来无伴莫踌躇。父翁消息全凭汝,兄弟天涯欲慰予。

云水不教沾一滴,衲衣珍重更无馀。仙歌日待辽阳鹤,早晚溪桥认旧庐。

舟中口号

湾湾江上水,直直渡头烟。烟散乌啼岸,水寒渔聚船。

已过残邑里,未到好山川。欲慕东林远,高眠槐柳边。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二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此间谁不到,扶策独行归。

秋兴八首 其三

国运谁当论短长,唐虞终古仰明皇。田横不死客仍散,诸葛虽生汉亦亡。

秋老渐闻蝉响促,日西惟见鹤归忙。尼山叹逝川犹在,试与当年圣者商。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其四

世人心似面,岂敢爱长生。苦乐一身尽,悲欢百岁成。

澄潭难见底,孤鹤不堪鸣。以此怀渔父,乘槎何处轻。

庚寅二月雷峰即事

野寺疏钟接晚笳,蓟门残雪岭南花。十年征战江云断,二月风烟山日斜。

古洞暮猿凄绝岸,荒原明月照谁家。越王台上西风急,夜夜哀魂到海涯。

忆三峡涧

买得青山千里外,愁来空复向谁论。溪中叠石疑岩窦,桥下重峦锁洞门。

高松仰看行人小,远水平邀绕座喧。最是数年金井侧,一杯招隐易黄昏。

壬辰元旦

山门瑞气入初年,龙象齐瞻古殿前。曙色渐回春树影,云衣常带篆炉烟。

依微村岸行人少,寂寞川原归雁连。举额但祈戎马息,林泉无事日安禅。

登西台李木洲故址

黄湾东望独悠悠,雁过西台悲昔游。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九原只在河山里,泪洒新亭未易收。

喜陈法楫过山堂

寂寂山堂戎马外,何人负笈入云林。尝因乱世得高士,岂为忧贫生道心。

秋雨窗虚寒色渐,晚钟人定野情深。身前身后茫茫里,珍重垂杨倒夕阴。

乞药

雪山有药草,可以愈痼疾。具足大地人,信手便拈得。

拈药施良医,醍醐还自食。秖贵大地知,先须破悭惑。

施受总由渠,成佛无他术。

怀石鉴姜山

发棹已一月,行程计二千。螺川接风日,匡埠望林泉。

幽谷危楼隐,深溪古木悬。三杯招隐下,怀我石梁边。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一○四

晚年宜好静,日日数生涯。候种畏寒早,为园及暖乖。

临风多远思,明月易生怀。不作馀龄计,忙来亦自佳。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十二

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

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如梦谁堪似,吾今不欲云。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七

閒心山事夥,堪见不堪云。鹤照池中影,人行岭上云。

林交容马过,池阔到村分。日夕疏钟起,谁从定后闻。

页次:(55/113)
<< < 54 55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