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晚登风幡阁
望处江山旧,凭高独怆然。曾随章贡水,直抵秣陵天。
六月溪楼上,三年樵舍前。风光今夕异,抚景倍流连。
春日倩闇道者入山二首 其一
万壑千峰共一林,桃花落尽又春深。移茅岂作避人计,爨木偏多流水音。
解语应知黄鸟意,高怀忍听白头吟。休将底事同时俗,杜宇寒枝未易禁。
怀石鉴姜山
发棹已一月,行程计二千。螺川接风日,匡埠望林泉。
幽谷危楼隐,深溪古木悬。三杯招隐下,怀我石梁边。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三
峡桥茅屋堪谁托,珠海禅房且自安。山水多因青鬓误,风烟空向白头叹。
旧移方丈从蛛蝄,新植松杉作虎栏。几载经营岩壑在,潺潺一路石门寒。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十二
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空满川光合,烟沉石溜分。
寒灰香后散,归鸟声先闻。如梦谁堪似,吾今不欲云。
阿字临行口占示之
万里传持白纸书,往来无伴莫踌躇。父翁消息全凭汝,兄弟天涯欲慰予。
云水不教沾一滴,衲衣珍重更无馀。仙歌日待辽阳鹤,早晚溪桥认旧庐。
庚寅二月雷峰即事
野寺疏钟接晚笳,蓟门残雪岭南花。十年征战江云断,二月风烟山日斜。
古洞暮猿凄绝岸,荒原明月照谁家。越王台上西风急,夜夜哀魂到海涯。
答商丘伯侯若孩
披衣夜夜睹明星,古寺寒塘户半扃。笑我抛閒居市井,多君相见望州亭。
千家灯火销兵甲,万里烟波注海溟。野老新承堂搆旧,好添封事进坛经。
复生松用谢秋水韵
铁干嗟犹在,相看各自怜。冰霜还暮岁,泽溉不乘权。
吊古成今日,伤生忆往年。祇须同后死,珍重未凋前。
忆三峡涧
买得青山千里外,愁来空复向谁论。溪中叠石疑岩窦,桥下重峦锁洞门。
高松仰看行人小,远水平邀绕座喧。最是数年金井侧,一杯招隐易黄昏。
壬辰元旦
山门瑞气入初年,龙象齐瞻古殿前。曙色渐回春树影,云衣常带篆炉烟。
依微村岸行人少,寂寞川原归雁连。举额但祈戎马息,林泉无事日安禅。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十一
云水何曾异,茅房独自真。晴空休瞪目,寒色更宜人。
岂爱潭中月,知无花外春。莫随吾与若,疑误住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