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一○○

叹惜今时事,难追往哲风。道随炎冷异,心与利名同。

拙朴甘吾塞,文章让世通。陆沉终不易,何苦问污隆。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二

理策随身去,行行过石桥。夕阳悬树杪,山犬吠藤条。

认得灵溪路,曾无道士招。玄关予亦透,但不上青霄。

悼旋庵湛都寺六首 其四

万里秋山好,凋零逼岁除。晴空填翠黛,碧汉挂蟾蜍。

草树无常色,光辉亦暂舒。悠悠尘世里,谁独爱吾庐。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十七

赋性偏多癖,违时追昔贤。疏才居事后,勇退在人前。

自合栖岩壑,难教入市廛。爱人殊未已,有约白云边。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五

山云时出没,溪水日平漫。世外无拘束,人间有易难。

屋疏宵不寐,肺病午方餐。野鸟真堪近,喃喃不畏寒。

春晴月下与诸子散步

共步层峰下,新晴夜月初。松高人影怯,云散鸟声虚。

倚石听泉落,迎风过竹疏。人生如此夕,消得几踌躇。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十七

厨灰方欲冷,添钵望归来。朱户知难扣,青苗犹未栽。

香烟迟午食,鸟雀下空台。松径无生客,庭阴长绿苔。

送长庆老人先入岭南

不敢更言别,师行随后归。幢幡迁柳岸,童行返柴扉。

云覆庾公岭,香迎荔子矶。到时应夏尽,秋气袭人衣。

与角子夜话怀姜山江宁二首 其一

相对复何语,灯摇此夕情。无心居野寺,有梦到江城。

恩在身名重,缘抛道谊轻。谁当信畴昔,期尔尽生平。

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 其一

山中传好信,数月已长斋。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怀。

幅巾称弟子,梵呗响庭阶。更忆莲池上,刍言次第谐。

悼目青却寄社中

忽闻高士讣,未免一长嗟。白社人难再,青山日易斜。

此生如可托,何事欲离家。飒飒秋风起,应怜两鬓华。

不饮酒二十首 其五

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

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

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

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

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

十四寒

高寄空山天地宽,素香初蕊足盘桓。莫将白发轻寒意,都作春愁对月看。

江帆

一帆如鹜趁秋风,万顷烟波历乱中。莫向青山誇旧隐,松风江月两无穷。

雪中上净成

一病沉沉夏复秋,已将身世等蜉蝣。盘空未尽千峰势,坐石重看三峡流。

恩大难酬尘刹愿,道衰徒负几人忧。波波揭揭成何事,冒雪还应到上头。

页次:(91/113)
<< < 90 91 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