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樵山新篁吟寄若云道者

透地新篁韵自深,篱边须费护持心。虽然犹在绿阴下,一日出头风满林。

复熊鱼山内阁呈偈

山头花鸟涧边人,松韵长吟石作邻。檀越近遗新脱粟,今年不似去年贫。

示翁子郑居士二首 其一

会得日用事无别,何妨嫁女又婚男。请看直下团圞处,莫被无生两字瞒。

四豪

糁粉轻飞二月高,扑空如涌海云涛。瑕销白璧全欺赵,色儗麻衣却笑曹。

不薄青萝凝夏谷,定飘纨扇湿春袍。暖堂何似寒岩迥,夜夜风檐映玉毫。

五微

一围寒玉影离微,独坐山头夜不归。晓露未乾窥石室,夕阳初下映柴扉。

似怜高士埋空谷,犹听孤猿欲揽衣。梦断罗浮春尚早,北风吹雪雨霏霏。

秋兴八首 其八

长源何事乞归山,功大难为骨肉间。富贵每多孙子累,崇高偏觉孝慈艰。

秋风万里投林疾,寒月千峰入座閒。莫道深云高卧足,近名干誉亦须删。

寄澹归二首 其一

年年樗散愧相师,览镜遥怜鬓似丝。此道几人同踼倒,登山饶我独扶持。

湖中春水堪乘兴,月下晴云好共披。荒院木兰花盛发,折来清供欲贻谁。

山居十首 其二

已办深山老此身,到来山事又从新。拟安水碓寻溪路,取转租田替佃人。

秋月满天云影碎,西风匝地雁声频。目前景物随时得,收拾僧房且过春。

退院诗十四首

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孝山太守入丹霞阻雨建封滩

閒似青山忙似城,若为离合倍关情。东风欲送石门影,椒雨仍留屐齿声。

云掩春灯山路寂,浪高官舫夜江明。此心久已成相见,魂梦何劳两地生。

又用叶桐初大士韵

泠泠清影擘云开,谁傍珠帘石径回。千里有帆应计日,三生无约亦登台。

遥天喷雪无留影,洒墨凌空自作堆。寂照已饶张拙韵,攀藤重许到山隈。

寄足两侍者

旧院何人潮汐中,十年立雪恨西东。频行方丈莓苔破,久病床头药罐空。

门对孤松分鹤影,窗临野竹恼春风。老僧近亦多愁疾,独掩高峰闻夜钟。

退院诗十四首

生来业运满应除,幸托龙天得退居。庐岳故丘曾有约,金轮祖席且从虚。

黄花晚节凌霜早,白竹新锄数亩馀。自此幽栖少邻并,清谈无客或观书。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一

一山深又一山深,郢客无端未许寻。尝因衰世近名事,益见前贤远害心。

俯仰白云空万里,周遭黄叶自长林。日来渐得眠中趣,不信灵山直到今。

中秋前五日与诸衲宿片鳞岩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休将此夕疑他夕,几转幽怀到劫灰。

页次:(84/113)
<< < 83 84 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