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送杨以贞文学

乱馀江海一儒生,如雪肝肠不世情。贫贱只今无鲍叔,死生终古有程婴。

一身为友唯徇谊,万里离家岂近名。月夕风晨知己在,升沉谁复问前程。

净成看牡丹

寻花又向石溪东,岂逐君王笑脸中。一朵微醺仍浅碧,数株轻紫倚深红。

影摇茗盌沉春绮,香结云岚递晚风。怪底琵琶遮不住,笙歌缭绕万山重。

净成邀看牡丹是晓风折一枝行僧送来口号一律示之

东风不是妒花开,一枝先折过溪来。檀心已入青宵梦,叶底难藏锦绣堆。

似厌芳尘轻绝袂,敢辞青目重登台。从来仙种皆忘物,自有怜香护宝胎。

游凌云留赠主人

沿溪万竹深深处,壁削凌云自一峰。贪月少栽当砌树,爱人常策北山筇。

长年一衲寒暄换,小榭临窗苔藓重。交臂忘怀成好友,更期借榻得从容。

哭法纬济同学

同出师门愧弟兄,烽烟几岁梦魂惊。悲离已作他生事,悼往终伤此日情。

白鹤何年归华表,黄岩依旧在湓城。一杯清茗将双泪,千里遥称妙喜名。

过东古雪悟禅师却赠

一岫独当栏外稳,石门回首众峰移。长年寤寐酬今日,奕世光仪荷此时。

返照欲浮湖底月,寒云犹护岭头枝。名山老我应无憾,来往能辞倒接篱。

初春陪廖使君曾文学游玉帘泉

明珠十斛泻寒隈,幽谷凭谁眼豁开。最喜使君能拨草,更逢名彦共登台。

风飘素练朝烟细,月浸冰帘夜色回。终古不曾停此日,却因嘉会忆从来。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剩水残山又到春,龙钟双袖不知贫。久膺道法惭无状,岂外形骸欲认真。

杨柳含烟初送暖,山花照日见行尘。相逢但道予犹健,潦倒林泉信此身。

忆崇祯丁丑寓鹫峰寺上元日早朝

梵王春殿曙钟催,却望金轮紫禁来。万炬光中轩骑入,千官头上午门开。

遥瞻凤阙仙班后,始拜龙墀鹓从回。白云残梦思周穆,纵有瑶池亦劫灰。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七

阅世几埋孤鹤影,含情时复向人前。钟期既死琴何用,黄石难留书已传。

云隐一峰星汉外,天摇双镜夕阳边。水声深处多岐路,莫逐樵夫入远烟。

六十一诗十四首 其十四

万仞峰高独坐时,纸窗虚映满头丝。古今不到眼前尽,云月从教人外移。

僧繇岂有图空手,荣叟嬴将入老诗。自此更生千岁日,石床题遍定无疑。

落花

辞枝片片逐东风,不信繁华过眼空。山月自寒今夜梦,碧云愁锁旧时丛。

遍寻踪迹徒劳蝶,狂逐馨香尚有蜂。但识初终无二致,依然满树紫兼红。

陆义山舍人入山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送渐侍者归省

怅望湖州未敢归,故园杨柳欲依依。忍看国破先离俗,但道亲存便返扉。

万里飘蓬双布屦,十年回首一僧衣。悲欢话尽寒山在,残雪孤峰望晚晖。

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 其一

早年瓢笠及登临,乱后栖迟遂至今。怀古况逢新画栋,凭高因见旧苍岑。

歌钟几向人间换,词赋犹怜世外寻。我亦卧游舒远瞩,长江孤照白云心。

页次:(68/113)
<< < 67 68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