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元旦

元日晴明好,林泉天地宽。竞看新草木,犹忆旧衣冠。

野鸟啼春昼,山僧耐晓寒。莫愁时序改,不尽碧云团。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三

久住如初到,春山雨过时。重云笼瘦石,枯树吐新枝。

水满河梁没,虫藏野鸟饥。开门观日上,来往百情移。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 其二

何曾吾道拙,带病事深耕。辛苦酬先泽,绸缪淡俗情。

千溪停鹤梦,一枕入蝉声。金井桥边水,秋来彻底清。

悼铁机二首 其二

诚求未易达,谁度他人心。父母忧从昔,乾坤惨自今。

晨参疑在列,夕步似微吟。此恨终予世,山高共海深。

摘茶八首 其五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咏史十二首 其十一

龙门曾诣阙,献策弗能用。教授河汾间,弟子从之众。

累徵更不起,名藉一时哄。风雨足以庇,薄田良堪种。

著书可自乐,谈道与人共。假使献策时,大为隋文重。

伊吕岂终隐,杨元相伯仲。虽有蛊上心,考槃不可颂。

奚似宁北海,山谷长读诵。语不及世间,邴王交磨砻。

秖畏彦方知,刑戮安足痛。道路惭拾遗,遐迩返群讼。

所负吾不知,行藏有微中。

二冬

欲向冰霜慕远踪,蓝关何惜马蹄封。已甘朽骨埋江瘴,犹恨秦云千万重。

题拄杖二首 其一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

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

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

六鱼

荆榛荒没露零馀,天北天南影共疏。花发寒空愁更落,冰田长欲带云锄。

十二文

日暮惊沙薄楚云,云中江树影纷纷。香炉飞瀑三千尺,犹较衡阳白雁群。

孤吟三首 其三

不是无心为后昆,都缘惭负昔时闻。羚羊挂角无踪迹,一簇金羁向白云。

蜡梅

雪里鹅黄亦是梅,寒香一簇入帘来。似韬洁白随人意,嚼碎金茎献宝胎。

初住归宗四首 其三

岭南獦獠自丹霞,楖栗横挑千里赊。多少儿孙怜老大,不知何地是吾家。

赠胡君德道者

山田惯买与僧耕,又请华巾布发轻。庞氏儿郎皆顺敕,一庭清梵振家声。

登楼望诸衲二首 其二

万山晴色沁秋寒,去住浮云任我看。不尽登临今古意,何人林外夕阳残。

页次:(66/113)
<< < 65 66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