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秋怀八首 其六
丹黄浓淡晚山幽,豪富翻怜万户侯。过客闻猿频下泪,颓龄对菊不知秋。
悲欢久向无心度,景物还同有意留。说与时人应笑煞,金文已上白云头。
十四寒
高放嶒崚天地宽,几枝清瘦自轻寒。只教杂雪披灵苑,不共含桃荐玉盘。
落叶满山光璨璨,乱云深谷影团团。羽衣皓首空相对,错比华嵩石上看。
偶作
纸帐今年制始成,横眠倒卧称閒情。涌泉嬴我一期得,马祖输他廿载平。
却笑鹧鸪行不得,更怜杜宇叫凄清。出头天上偷弹指,劫外安身谁与评。
初冬示玉泉侍者
不信吾宗竟陆沉,梅花初绽雪霜侵。庚辰已办终焉计,甲午还寻夙昔心。
双树尚零金椁泪,孤桐难续峄阳音。乘桴浮海谁从我,俯仰云霄可自任。
秋怀八首 其八
劫外安身自不难,深云一觉夕阳残。青山买断招巢鹤,白昼乘凉倚竹竿。
世事不干尘网尽,佛灯谁续曙襟寒。生来血性从天植,鞭入泥牛入海乾。
四支
孤芳无地足栖迟,木落溪寒又一时。瘦骨且随岩壑老,素香不使水云知。
濛濛太古几忘岁,寂寂空林欲待谁。倚石自怜霜雪意,百年春色正相期。
秋思二首 其一
高松白鹤辞巢去,腐草青萤入梦来。秋色不曾为客改,寒砧一自向谁哀。
东山月出临无地,南越猿啼旧有台。回首石楼残茗在,岂须沉醉菊花杯。
悼旋庵湛都寺
颓龄叹逝苦低垂,至性从今更有谁。伏腊定先同列觉,艰难犹畏老僧知。
尝因高谊添身累,秖恐劳人却病迟。回首西风成隔世,不堪挥涕忆当时。
送刘莘叟别驾督漕北行
山中送别限溪桥,万里王程向日遥。记得去秋松峤月,望穷长夏灞陵潮。
军输几岁功曹贵,戎马今年相国骄。回首征帆随雁影,北风吹雪下云霄。
新春偕澹长老游玉帘泉
门内风烟许共寻,病馀春色与年深。云山有意难登陟,泉壑无心自昼阴。
半日楼台增胜槩,千秋人事只如今。飞霞喷玉终何极,老大相将且放吟。
答绍元居士
千里香花今日事,一林松韵昔时人。名题华藏还从本,石镌如来信有因。
月满峰头閒布衲,雪沉川上忆纶巾。山钟夜夜寒风度,吹向星岩入梦真。
春日即事
朦胧春色石楼前,落尽桃花听杜鹃。水涨锦溪知夜雨,月沉丹嶂起朝烟。
山中各自成昏昼,世上曾无异食眠。芳草王孙归未得,几人于此独潸然。
寒夜偶成
老病况兼春夜寒,山堂寂寂佛灯残。非无厚絮嫌衣重,却有多人任意难。
心憩久安身世幻,愿深不作有无观。摇摇壁上交珠网,法界原来在此间。
丹霞诗十二首 其十二 过锦岩
峭绝云屏松径欹,大岩疏阔石离奇。傍无宿地僧归少,门对西江日到迟。
瞻仰金容疑近古,指麾灵鹫定何时。杖头举处无多路,叹息人间钟梵稀。
寒食
年来底事觉荒唐,无数春怀掩上方。万灶寒烟逢禁火,千条弱柳送残阳。
岸高临水苍波远,日永看云紫陌长。处处古埏封白纸,阴森松柏去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