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建封滩寻灵树禅师旧址
青松高出建封寺,信棹滩头问古津。旧址久成豪族冢,原田半入俗居人。
坡斜漫灭无行径,竹出参差多著尘。五百方袍何处去,清溪水涸石磷磷。
哭澹归释子二首 其一
忆别山堂意黯然,相期隔岁返林泉。木兰花发诗频寄,山菊霜零梦已先。
僧史未酬当世业,道风空付后人传。普贤行愿谁如汝,长子于今永绝弦。
秋日寄何紫屏宪副
瑟瑟西风潮汐边,香花谁结未生缘。灵光不隔三千里,魂梦徒迂十二年。
金井珠江瓢笠异,鸡鸣凤翥剑书悬。多君学易几无过,笑我浮生雪鬓颠。
栖贤石长老生日
老僧旧住溪桥上,却忆当时亦五旬。潭影杖摇山日落,纸窗灯暗夜猿频。
门庭枯澹思先辈,田舍荒芜赖后人。莫倚年华少提挈,寿昌七十钁头春。
忆方楼冈
之子颇好道,难忘是世心。劝归江上稳,偏向楚中寻。
失路疑南北,乘风竟陆沉。普施应有作,休负白头吟。
悼仞千壁西堂
昔辞雷岫独踌躇,再别丹山意倍孤。庆喜堂虚人去后,钵昙花落雁行殊。
七年行径空芳草,此日云山有鹧鸪。老我鸾溪成底事,不堪吾道日芳芜。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七
万事不须计,千差只目前。无人长自默,有月不成眠。
山峻星辰近,溪连草木鲜。看云殊未已,回望一灯悬。
春佃六首 其二
久雨不敢厌,有事在西畴。戴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
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
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
饱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
寄旋庵解虎并社中诸子
退身卜得紫霄宽,准待诛茅度岁残。老景秖知黄独美,少年休讶白云寒。
非关苦节成孤往,每念酬恩亦大难。且学懒瓒聊自慰,还乡又在数年间。
放言六首 其二
富来架屋连云栈,转眼春粮不夏谋。佛殿勉装过岁易,工钱赊落待谁酬。
竹鏖鹤岭知难贩,木取花园劝助修。活计随时穷则变,人生何用苦营求。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十一
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
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遍睹皆多罗,草木四山春。
上有天华冠,赫赫威光迎。图访至摩竭,镜里曾亲临。
此岂夙所构,因事聊以明。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二
水木彻上下,飞潜尘外迥。静言冥初终,风物各自永。
閒者得其真,此岂富贵谂。所遘良足多,空庐抱寒影。
玙璠但有名,明月惭独醒。噭噭嗟陆沉,安所贵颜闵。
海鸽不是雀,入淮雉作蜃。贞脆忽不觉,久暂成松菌。
东谷悲凄风,去雁遗玄景。弦望互相催,晚节当谁秉。
不饮酒二十首 其四
竹林阮步兵,纵酒落世事。母卒犹弹棋,二斗不足醉。
一号血数升,放达将安在。所以贵有我,此心终难昧。
哀乐循固然,岂以一醉窴。孔圣云汝安,乃以折狂蔽。
天性焉可诬,守此达礼义。出处吾自将,不醉亦何累。
月二首 其二
如钩初见似新知,渐渐增辉到旧时。天上桂轮无晦望,人间忘忆有全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