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六麻

飘摇缟带总随车,隔绝门庭入径斜。透隙却疑搜鼠兔,翻空真似搅龙蛇。

池中有水偏投影,石上无根亦著花。瑰屑不堪寒到眼,纵横难掩碧笼纱。

不忧死四首 其二

吾病不忧死,死亦向天归。涅槃随住处,状似铁牛机。

十二文

濯濯霓裳湿,何人倚白云。莫将云里影,空向陌头分。

听泉

晨起启山户,长天空一色。俯瞰江山遥,高深靡所极。

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飞湍走千溪,人语交相集。

众响成奔雷,师旷焉足给。仰见烟云流,平观群木立。

心随耳目迁,欲返返不得。于焉西阳沉,忽尔万象入。

风静树不摇,鸟宿众兽匿。解衣就床眠,远听流泉急。

不将双耳迎,涓涓到胸臆。吾臆安可逃,泉声岂当默。

上下自乾坤,勿以音象惑。

二箫

衡阳委绝白迢迢,衰柳荒原朔气骄。自有流光迟曙色,却无形影到春潮。

萦回古渡愁归客,萧索空山泣去樵。风景依稀还世外,人间何事苦招摇。

淮南王篇

淮南有小山,伤悼淮南死。追忆未死时,求仙礼方士。

白鹿安可骑,黄鹤呼不已。宾客数千人,所见皆徐市。

巨万填神山,连弩射海水。今视犹昔然,岂但一秦始。

愚哉淮南王,误信少年子。白刃临春风,八公竟何在。

姱修安馀龄,奚必睎久视。

题观世音菩萨像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古诗十九首 其七

朔猋动幕寒,谷风入户清。秋鹰化春鸠,逐雨求将晴。

物候恒因时,人心多不平。富贵无贫交,穷居矢友生。

兹道岂从今,慷慨犹虚名。世上赖有此,贤哲终以明。

息机勿复言,天下皆陈人。梦觉安足知,夷然乐吾真。

余生平摘过颇切辄有面从之感赋以自责

我亦年来厌此心,无人终日对高岑。尽云有石能攻玉,谁信真鍮不博金。

晚倚西风寒似昔,晓临秋水淡如今。一林霜气从空下,单复衣衫各自任。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九

山池荷未放,忽已过端阳。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

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

上巢云二首 其一

曾托溪云留半间,十年椎拂未尝閒。已随梁燕辞秋社,又逐霜鸿入楚山。

浅草尚多戎马迹,高原休笑鹿麋顽。朝看湖水连天白,拟傍西峰共设关。

荔支

海外灵株自古今,江南江北绝相寻。浓阴难覆胭脂色,锦质谁怜冰雪心。

近水似拚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二

谁道金轮胜紫霄,溪摇松竹晚萧萧。避人别有深云路,不许时流候牧樵。

彭少参眉白同檗庵道者入山

万里王程暂驻鞍,峡峤深处足盘桓。题名华藏非容易,解组黄虞却较难。

自是鹅王能择乳,还他雁塔且弹冠。同行况有无为子,塞雪燕云莫畏寒。

页次:(19/113)
<< <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