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许明府逸林见过夜话次早陪上净成有诗见投率笔奉答

未竟夜堂无义句,明朝且逊杖头论。崇山仄径回风细,浅水微烟过雨痕。

望望岂知春已入,行行空觉鸟初喧。一铺功德聊回互,又待花繁到石门。

游玉川门留赠主人

何人筑室邻三叠,千尺飞泉冷布袍。径凿巉岩依石壁,门开空阔俯林皋。

月来自照一龛静,云散长看五老高。最爱秋山留晚景,行人寒夜秖成劳。

唐朴非有北上便道入山之订久候不至

遥望锦帆过急湍,短章裁就寄长安。已开山阁延朱履,却讶香尘隔玉鞍。

秋草定沾朝露湿,黄花空送夕阳残。八方辐辏春风暖,谁信柴门雪夜寒。

放言六首 其三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方楼冈入海云

金轮惜别谁当后,珠浦重来我独先。相见不须教瞬目,投机只个得从缘。

西风鼓棹江流疾,山月窥人霜叶穿。海岛何如匡埠夜,万峰沉雪一灯悬。

病中寄阿首座

尘刹难将岁月论,每因疏越见寒暄。一年一度深秋雁,何夕何时入塞垣。

种菊岂惟期晚节,搴萝谁不羡吾门。月明俯仰犹今昔,亦有闻猿欲断魂。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 其一

薰风又送下江船,共许青山各一天。柳色渐深人去后,莺声偏逐马行前。

半旬云寺倾长日,几夕灯花话隔年。若问老僧春梦足,多时曾绕木兰边。

丹霞澹长老六十初度

如来寿量付何人,涌出因缘劫外春。只少六年称弟子,却于五位定君臣。

临机输汝棒能疾,得意惭予道未亲。且喜分身还集处,端然宝塔露全身。

六十一诗十四首 其六

微霞薄照影漫漫,世上愁从落日攒。閒倚石楼思往事,忽惊阳雁报新寒。

头颅久豁重添雪,杖屦犹存数绕坛。不用更寻华表鹤,六旬人物已凋残。

忆与陈全人下第南归舟次金陵宿报恩塔院

六朝王气盛当时,水满秦淮绕帝畿。帆落旧都江色暮,月摇金塔梵钟微。

壮心淡泊听莲漏,客路萧条恋禁围。回首山阳成往事,不禁禾黍叹依依。

石长老入闽已有别句临行再书扇头二首 其一

老大翻惊岁月频,那堪更作别离人。三年寒暖初停梦,一夕云峰又隔春。

有意菊花成聚首,无情梅萼送行津。风烟转盼分闽粤,锦水华山却认真。

程大匡仪部入山却赠

异代名贤去住间,偶携书笈扣柴关。永和风味难为客,彭泽田园岂易閒。

息影且依春树暖,登高莫厌石头顽。凭君举目看尘世,更有何缘好似山。

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 其二

高楼雄镇坐春风,胜国洪图今古同。戎马喜随歌舞散,文章愁逐玉鸾空。

江鱼云雁浮沉外,南贡西山日夜中。俯仰共知游览意,临秋应信蓼花红。

送阿字之沈阳讯剩人弟

罗浮匡岳十年外,吴水燕山万里馀。鸿雁影分沙碛暮,鹡鸰声急朔风初。

牧羝地识苏卿雪,洗马池深刺史庐。海外干戈烟塞远,关心云树正踌躇。

雪五首 其一

半落层崖断壑中,静依云树望成空。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

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

页次:(110/113)
<< < 109 110 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