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 其一
荦荦堪谁道,轩渠为尔吟。一年愁去路,千里独归心。
世故逢人浅,肝肠与病深。且将形影息,高卧锦江岑。
泊韶石四更见月
山月出残夜,清波寒照人。推篷惟独坐,高咏孰为邻。
塔影看何似,江声闻最亲。村鸡催曙色,烟棹又前津。
过十八滩二首 其一
世事当今日,时时十八滩。激流飘作雨,危石望成峦。
牵缆烟波渺,随人出没宽。闻钟知近寺,翘首倚船栏。
闻亦非隐天目
天目中峰变,晴岚万壑阴。马嘶荒草断,人宿暮云深。
何日乘潮上,别峰清欲临。遥知携手处,应尽故园心。
夜坐
云散青霄露碧空,何如片片罥玲珑。但知彻体无遮处,月落平原万里同。
遣怀
身前身后路漫漫,满目云山梦里看。零露不凋枫叶尽,哀鸿到处菊花残。
田横壮士何年泪,炀帝歌姬旧日欢。惟有老僧与孤客,夜深常觉月明寒。
杂诗七首 其七
青青头上天,汨汨江中船。亭亭北山松,噭噭南浦鸿。
岂得不杂处,万物群相攻。人为万物灵,蠢尔当何从。
肆顾足徬徨,无宁犹梦中。梦里登太华,交游皆赤松。
相视如旧知,长啸抚焦桐。一弹嫦娥集,再奏吟商龙。
所食白石脂,所居琼瑶宫。语笑非人间,颜貌疑初童。
岁月岂有厓,惝然闻朝钟。群籁渐俱入,展目东方红。
犹忆颛顼时,东南倾共工。伯禹腹于鲧,九载弗成功。
秦穆殉三良,贤士运何穷。愚智竞芳秽,哀乐心相同。
情随物化迁,一雌复一雄。蜾蠃负蛢蛉,生死将安终。
一先
春色有无处,但观寒腊前。迥临村路上,来往白云边。
六鱼
高树花开尽,低枝蕊尚疏。近人情热处,留取暗香馀。
海云岁暮
老病空惊岁月深,白云终古恋高岑。近人渐失溪山意,薄海犹存贫贱心。
戎马百年成往事,川原此夕惜寒襟。香炉猿鹤劳相待,空谷谁怜隔岁音。
六十一诗十四首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寄酬南康别驾沈赤岩
佐郡名豪隔蠡湖,官斋如水对青菰。携觞自有陶彭泽,看竹应寻舜老夫。
深谢朔风驰雁翅,空惭明月寄香炉。多才会见劳丹诏,还许山人怀刺无。
秋夕奉怀长庆老人
一别云山岁月虚,问安犹记朔风初。曾为弟子恩非薄,仰事吾师愧有馀。
月上禅西幢影乱,灯明方丈履声徐。金轮捧足何年事,泥首长空掩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