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水仙花二首 其一

姑射仙人下彩虹,绿裳霓袖隐芳丛。性从水石馀香腻,质合冰霜解色空。

寒夜无人应入月,晓窗孤影易乘风。相看只有閒云鹤,玄赏都疑在镜中。

送止言澹归先入匡山

曾忆紫霄峰上话,十年留滞海门东。空山背日寒犹在,春草无人绿未穷。

覆瓮悔教黄叶去,移茅定在白云中。撑持赖尔难兄弟,相送河桥念朔风。

岁晏和何朗水韵二首 其二

扰扰劳生又到春,钟山投老倦蹄轮。乾坤有恨销穷腊,江汉无情问隙尘。

黑白异同今日梦,枯荣宠辱百年身。匡庐且纵陶潜酒,嬴得酡颜倚雪筠。

初秋怀出山诸衲

瑟瑟西风动竹扉,关心寒色转霏微。三间旧拟云中去,一钵新期海上归。

有时桥岸逢人立,何处江山无雁飞。白首更怜千里梦,寒花霜叶石门违。

十四寒

一夜鸟飞绝,千峰影到栏。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

对尔皆怜白,何人不畏寒。浮云满原隰,遮莫悔衣单。

送衣石下山兼订复来

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

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相期寒食候,垂绿半开扉。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四十七

祖意在山边,水牛眠野田。深知黄叶趣,不坐白云禅。

鸠唤栽秧雨,风牵上水船。此中无限意,肯向外人传。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十八

轻飙不入户,就地且乘凉。殿后垂枫密,门前藉草芳。

江山宁有尽,寒暖但随方。得意即为乐,长歌过夜塘。

元旦怀止言澹归诸衲

念子远行役,况复上元时。灯火何方照,川原此夕思。

柳风吹客袂,春月映山池。夜永寒云重,应怜江雪迟。

因侯若孩寄匡山蠡云

十载匡山梦,因君寄短吟。为停彭蠡楫,一讯虎溪音。

塔影千岩出,松关积雪深。寒灰犹可拨,欲避俗人寻。

秋夜谣

万里无片云,青霄非所择。今古一同然,当秋显精色。

归鸟空中真,流星界天石。湖水入孤帆,水中天更碧。

遥光射群峦,万木生寒栗。俯仰失从来,敛襟恣吾适。

铜雀台

谁道昔人痴,穗帏犹昔时。昔时人皆慕,今日人皆悲。

亭亭西陵台,歌吹声迟迟。不关歌吹异,人心有盛衰。

飞甍一百二,连接烟云垂。玉盌盛脯粻,琼浆上金卮。

此乐极生平,死亦安能离。当令泉下人,长闻铜雀辞。

孤雁

数年闻雁声,感慨多所系。今年声愈悽,一雁落天际。

念彼百千雁,存没何能计。哀此一雁孤,一去不知岁。

羽毛亦自美,江山岂不丽。死生物之常,何地不足瘗。

所伤共一群,先后终难逮。薄影沉西江,秋风吹浪细。

江月夜夜寒,不敢翘清霁。

六麻

破衲蒙头老岁华,寒深时亦动长嗟。古来甲子朝门外,亦有幽兰哀日斜。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八

前路岂无知,青云多合离。或当成螮蝀,率尔长阴霾。

飘飘万里馀,安得如旧时。昔心犹在怀,意气谁能持。

旦夕聊相许,乘风难奋飞。体素所当重,叹息琼树枝。

寤寐予勿忘,尔亦应予思。冥冥天宇阔,相见终何期。

页次:(99/113)
<< < 98 99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