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又示各山
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
海幢阿首座生日
法源曾出古皇前,洞水汪流浃后先。谂老尚纡行脚日,雪峰已是入闽年。
鱼龙寂寞珠江阔,虎豹纵横石镜悬。贵胤久成谁灌顶,高楼极目鬓皤然。
九日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一
孤屿寒暄不记年,蜃楼海市几推迁。
片帆且趁东风便,老眼回看穗石偏。春燕任教巢旧屋,山池重见长新莲。
人间聚散何曾定,雪夜还应待剡川。
寄姚六康
因僧乞食下彭湖,试问陶公忆我无。去岁绿杨仍在目,今朝黄鸟已频呼。
晴烟客棹诗能苦,春雨官斋酒再沽。独有白头人怅望,深山何处望双凫。
丙午除夕
朔风吹雁落人间,塞北江南梦欲残。万里溪山看腊尽,数峰松竹到春寒。
佛灯自照夕阳外,僧笠谁从鸟道宽。一夜石泉流不住,晓钟依旧出云端。
广州三首 其一
陆贾清谈收百粤,衣冠旷代见忠良。秩宗首义车先裂,文苑连营阵亦亡。
万古江山皆易主,一朝簪绂自从王。何人搆斗纡传檄,阖国身歼筑怨长。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二
泉冻无声钟漏稀,玉渊松影佛灯微。白分槛外千峰雪,红上炉边百衲衣。
海腊不寒梅落尽,山春两负雁空归。共谁曾住栖贤者,此夕风光能几违。
春晴望诃林诸衲
竹院春深亦乍晴,青山历历水盈盈。白云草木连沙漠,玄菟旌旗拥穗城。
人在重围风雨暗,鸟啼高树雾烟轻。从来识得荣枯理,不谓离群感独生。
挽瞿庵
三十年来意气真,芒鞋踏惼可怜春。清风明月留佳句,衰柳斜阳想幻身。
衣钵只教归故里,风流终不见情人。岭南自此无寻处,越水吴山孰问津。
用韵酬阿字时阿字以结茅留江州
寂寞云中又一秋,忽惊柿叶满峰头。九江澄汉堪闻雁,五老斜阳独上楼。
入郭应知泉石稳,投林殊叹道名浮。买山谁作住山计,辛苦都忘在沃州。
答李山农
寂寂云溪但有名,似应珍重过桥声。谁怜雪竹题诗处,殊愧金山赠衲情。
远岳渐无青草色,近潮犹听白鸥鸣。年来旦夕成今古,何日迟君石上盟。
戊子春掩关雷峰诸道俗见讯示此
四十年来弹指间,荷担大道不知顽。无缘常恐法轮坠,多病偏怜梦幻悭。
业识未乾迷悟假,垢心忘尽圣凡閒。于今剩有蒙头衲,敢效高僧闭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