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694篇诗词

二萧

寒尽花初发,相逢慰寂寥。遥知日照处,不与雪俱消。

闭户来春色,随鞭过楚桥。古今情未已,江国正萧萧。

佛山遇严玉寰提督奉召入京却赠

百粤如今海不扬,相江一战敌宵亡。始知事久论终定,足见功成迹逾光。

石勒岂能窥晋室,张巡全未失睢阳。臣心如水天心鉴,万里星驰入帝乡。

十一真

暖席不堪近,寒溪好作邻。岂嫌青草陌,欲傍白头人。

隐雾迷深谷,乘风度远津。年年似荒月,来照不萌春。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 其三

大士灵通,多在忍土。以无缘慈,哀五浊苦。感应道交,如子得母。

水中月影,非去非到。空谷响声,前后之步。我以心眼,观大士处。

几丧目前,而哑然住。能非所观,所非能觑。绝待而歔,有语无语。

以示禅者,如箭锋拄。俯仰折旋,无容顾伫。信口而呼,纵目所注。

神光俨然,不可思虑。大悲观音,为物作矩。共此未来,皈命顶礼。

丁亥腊尽台设禅人乞诗

寒夜月明云外赏,枯桩红绽腊前知。披衣稳坐三冬足,桃李成蹊应有时。

秋月

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

十二文

荆南似雪恨空闻,地老天荒始见君。霁色同人能悟物,正襟危坐若无群。

离离疏影先春动,皎皎寒光后夜分。一担枯藤探不尽,朝烟暮月为谁醺。

尚都统宜芾入山时将搆梵殿叨承净檀赋赠并谢

久嘱灵山绍祖风,先王行业与心同。精忠已泐天潢上,法辅长留海岳中。

旧沐恩波归鹤荫,新承祇布壮龙宫。无穷感慨成今昔,干舞尧阶忻共逢。

秋蝉四首

轻身高木可悠悠,断续酸伤独不休。观世已甘朝露薄,因风犹作岁华忧。

响彻千峰人在梦,生从一壑影临秋。若教似汝肠应断,白首难为玄鬓愁。

忆老亲

寒涕垂垂一比丘,依林傍岸独誇犹。甲兵老我半生事,饥渴消人百岁忧。

绿竹沿溪已无夏,青山入座望临秋。海天浪拍门前月,远映高堂清欲浮。

与崔石师泛舟

与子乘桴去,何妨尽日游。江山能友我,渔佃总方舟。

拚醉不须酒,无心亦似秋。他年回首处,风起绿榕洲。

正月二十一日

心閒性僻多幽趣,几许天真总著忙。退院七年成后座,归人三月滞南方。

更买邻山樵径断,多培修竹引泉长。若无愁病虚廊下,古木森森春草芳。

冬泉

冬日水枯穿地骨,泠泠涌出映眉泓。十年咸海空愁热,一掬香流但有名。

可汲岂须伤井渫,真源那复待河清。莫劳橹断更招隐,到处佳泉惬老情。

送离欲足两广慈乞食东江兼柬陈康叔王园长

花落纷纷春正深,萧条瓢笠下孤岑。同人且暂虚磐石,到处何妨共竹林。

重云细草山中路,岸柳沙禽江上心。甘贽定知贫衲意,相投门巷莫沉吟。

严霜篇

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

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

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

页次:(12/113)
<< <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