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218篇诗词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一

马蹄春趁早,云脚晓鬟低。恩诏来黄屋,中途拜紫泥。

园陵吴会北,行在桂林西。何事鹓班远,前村困鼓鼙。

九日限韵 其一

令节属高秋,舟行当远搜。露蝉寒未歇,霜叶醉初抽。

屐齿閒中过,山容卧里偷。遥看青一点,庐阜是耶不。

九日限韵 其五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赠苏宇霖饷部 其二

踰淮无寸土,浮海独全师。突骑增蕃卫,长鲸避羽旗。

才名交口遍,威略建牙迟。何日妖氛靖,韩陵读旧碑。

中宿江上杂诗 其二

水落时添岸,山遥半作云。满帆来片片,斜日照曛曛。

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倚栏谁与语,招手二禺君。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一

缥缈重溟接太虚,汉台刘苑尽皇舆。凭高欲骋天南目,简点晴岚护草庐。

次答罗若思

犹及生初识太平,盛时风物叹斯征。但闻帝子啼魂怨,不见军中胡胆惊。

万国可能忘祖德,九玄终自祐皇明。披吟却简迎降传,愁极翻令欲绝缨。

都门晤梁非馨别十七年矣今昔之感情见乎诗 其二

记得当年别路遥,音尘寂寂度先朝。颇疑望气依南国,犹有啼痕泣旧辽。

侯霸素痴仍是昔,景差能赋为谁招。越台春好蘼芜长,驷马何时重过桥。

赠端州符伯清 其一

淮海新承吐握馀,为怜声气枉高车。驴儿背上频惊诧,今日从君读异书。

书杨大东厓赏花词后

粉白脂红斗艳香,冶游还逐少年场。轻盈态度依杨柳,细腻风光上海棠。

好鸟有情当客语,狂蜂无赖为谁忙。江南才子多间思,收拾繁华锦一囊。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

正忆投荒远,应怜侧目繁。何人为李地,无路觅桃源。

息影防谋面,孤踪怯傍村。羁栖吾已惯,遮莫老空门。

次答董才孺 其一

漫道孤臣远,宁堪血泪殷。重明回日驭,长路忆天闲。

列戍开中土,穷边峙故山。岩居差未厌,何以破愁颜。

送朱镜澄解官还吴

言辞越江水,归醉洞庭春。南国浮云尽,天涯别梦新。

垂杨迷驿路,綵服倦游尘。渐喜秋风近,承欢荐美莼。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八

未须惊晏岁,且得坐朝暾。海气蒸初浴,霞光尚半吞。

熹微窥曲槛,隐跃见江村。故里云峰外,何人独倚门。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二

劫火腾腾半作灰,可怜新傍越王台。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页次:(13/15)
<< <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