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3篇诗词

金氏亭上赏菊昔曾于此看牡丹

牡丹亭上昔同看,又见黄花感岁阑。西子韶华常带醉,东篱晚节颇禁寒。

坡翁莫恨居无竹,楚客空嘲澧有兰。秋月春风兴无限,为君终日倚阑干。

题画牛 其三 丙吉

问喘轩车驻道周,不因群斗少迟留。若言燮理成虚语,试问齐王觳觫牛。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二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偶成三首 其三

习习东风皱水纹,花前柳下步逡巡。忽思左顺门前侣,屈首无言向内人。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 其三

香雪千山煖不消,我行处处踏琼瑶。绝胜破帽骑驴客,风雪寻诗过灞桥。

二月十二日雪

正德九载春,开岁始十日。青天忽闻雷,远近惊辟易。

雷声甫云收,大雪忽盈尺。连阴二月中,节候过惊蛰。

春分晴复雨,雨后雪仍积。柳条压将摧,梅萼冻全坼。

园林诸草树,勾萌吐仍郁。颇闻春秋书,又览月令说。

从来天人际,茫昧固难诘。寄语傅岩翁,谁欤秉调燮。

丹阳孙思和访余于洞庭诗以送之 其二

玉柱金庭未易寻,饱看七十二瑶岑。太湖多少閒风月,归对金焦尽日吟。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一

先春罨土槿编篱,同对年来亦好奇。自笑老夫心力懒,黄华随意著高枝。

忆秉之 其六

败苇萧萧古岸头,垂杨两岸送行舟。夕阳衰草荒郊外,争使行人不泪流。

恩赐玉带麒麟服 其二

锦袍错落绣轮困,天上恩光借近臣。一角获怜西畤陋,九章制爱尚方新。

文明有象昭皇化,报称无能愧病身。拜赐归来人尽羡,好将勋业画麒麟。

焦山

昔年览胜金山顶,今日焦山试一跻。四望云峰如此好,平生诗句若为题。

烟中远树长江北,天际孤帆落日西。闻道鱼龙多窟宅,夜船归去莫燃犀。

庚申长至有事于东陵倪冢宰吴韩两少宰俱有诗赠行和之

古木荒城谏议祠,旧游犹认壁间诗。河山气槩宸游后,星月光芒祼献时。

镫火穿林人散乱,冰霜横道马差池。寒郊风物那须问,夜下襜帷信所之。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琼林宴罢岁频更,世事悠悠亦可惊。黄草峡西哦月上,白蘋洲畔看潮生。

直言自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章贡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

饮徐氏新楼

家住西峰第几坳,青山重叠水周遭。朝来爽气归吟笔,岁暮轻寒著缊袍。

地势欲凭湖面阔,天窥空讶月轮高。十年尘土京华梦,烂醉君家玉色醪。

宜兴张氏双桂堂

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

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页次:(29/35)
<< <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