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全部文章
  3. 曹雪芹究竟是用怎样的“菩提心”,才成就了千古名著《红楼梦》?

曹雪芹究竟是用怎样的“菩提心”,才成就了千古名著《红楼梦》?

说起《红楼梦》,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它既是“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为此,还衍生出一门专门从事其研究的学问——红学。红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分散出众多派别,比如专门从事曹雪芹身世研究的“曹学”,还有训诂学、诗词学,其实都是为了从各方面去增加对《红楼梦》的了解。俗话说得好,“知人论世,知人论文”,通过这样的研究对了解《红楼梦》固然有极大帮助,但我们也不妨试着从文本角度来“以文论人,以诗论人”。

一、枉凝眉:奇缘亦如无缘

读《红楼梦》的朋友一定对这首《枉凝眉》有些许疑惑,“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是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那么究竟是有还是没有缘分呢?当然是有的,而且正如作者所言,是一段旷世奇缘。至于这两句,更像是出自“林妹妹”之口。这么写来,直接告诉读者这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缘分大有特有,但二人终究不能够在一起,所有的心事都将化为乌有。

石头来自大荒山,它自称顽石,仙道称“蠢物”,本来不怎么高明。所以用它来“通灵”,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作者用这无情之物来干扰有情之人,为了让它感受爱情,便特意将其牵引到这一干风流冤孽中。最终,绛珠和神瑛的爱情成了悲剧,而石头在历经了一番磨炼后,也由无情之物变成了有情之灵,这便是雪芹的爱情观:有情本无情,爱向大荒(谎)生。

二、红豆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由王立平老师谱曲的《红豆词》,三十年来经久不衰,被世人称作经典。当然,王老师谱写的所有《红楼梦》的曲子,最终都成了经典,“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在原书中,红豆词是第二十八回宝玉在宴会上所写。它的内容有虚有实,比如像“展不开的眉头”“形容瘦”,其实都是对宝玉对自己心爱之人黛玉的刻画。而采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则是用来形容爱情的难以割舍。这既是雪芹借宝玉之手对黛玉情感状态的描画,也是为了吐露宝玉对林妹妹的眷恋。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结尾的时候,伴随着宝玉对往昔的回忆,又响起了这首《红豆曲》。此时,颇有一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滋味儿。真的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见,勘破世事,带着眷恋出世,亦成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

三、葬花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黛玉葬花”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黛玉为葬花狠狠地哭了一回,并写下了这首《葬花词》。对于这首词,它的意思很明显,除了借黛玉之口表达自己的身世之苦,同时也是用来明志的。黛玉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就是她的志向!即便在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她的爱情理想不能够实现,她也要从洁而来,带洁而去。所以在伪书中说黛玉嫁给北静王的,似乎就显得颇为荒唐了。

虽然《葬花词》多少有一点儿夸张的成分,但对于黛玉的爱情观却表示得很明确。她的观念很简单,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如果不得,她也不会退而求其次,而是选择将自己的所有心意送给对方。这又让我想到了当年陈晓旭参演林黛玉的情形,晓旭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同样的执著,同样的痴情,将“林黛玉”这个角色饰演得淋漓尽致。所以后世才说,“天堂有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到此我们不仅感慨,曹雪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的回答是,他是有着一颗菩提心的人。也正是怀着菩提之心,塑造了那么多人物。对黛玉,他有明显且极大的疼惜;对宝玉,他置有自己的一份寄托。而对于其他人物的塑造,无一不逸趣横生,活灵活现。

有人说,《红楼梦》超越其他三部名著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它塑造的人物是立体的,是圆形的,是饱和的。作者用了大量诗词来给这些人物梳妆打扮,这背后是何等的良苦用心?而这用心背后,就是对其刻骨铭心的爱。她们既有他的亲戚朋友,也有他所爱之人。所以他才自嘲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试想一下:若非是身在其中,又怎会如此痴情呢?

原创声明

该内容为本站原创,著作权归本站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