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收 [ 唐代 ]

张文收,张文琮从父弟,贝州武城人。隋内史舍人张虔威子也。尤善音律,尝览萧吉《乐谱》,以为未甚详悉,更博采群言及历代沿革,裁竹为十二律吹之,备尽旋宫之义。时太宗将创制礼乐,召文收于太常,令与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十四年,景云见,河水清,文收采《朱雁天马》之义,制《景云河清》乐,名曰“燕乐”,奏之管弦,为乐之首,今元会第一奏者是也。咸亨元年,迁太子率更令,卒官。撰《新乐书》十二卷。 ► 1篇诗词

梁升卿 [ 唐代 ]

梁升卿,与张九龄善。涉学工书,尤长八分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绝笔。历广州都督。诗一首。传世书迹有泰山摩崖《东岳朝觐颂》(已毁)、《御史台精舍碑》等。 ► 1篇诗词

刘舟 [ 唐代 ]

生卒年不详。一作刘冉。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萧颖士门人。萧赴东府,刘舟作《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饯送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首。 ► 3篇诗词

赵徵明 [ 唐代 ]

赵徵明,唐代诗人,天水人。《全唐诗》作“赵徵明”,存诗三首。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佳作。《回军跛者》写一个回乡的跛脚老军,拄着“一枝假枯木”,步履维艰,“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当年去边城时能日行百里,现在退役还乡整整一个月才行短短一程),时刻担心自己会倒在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唯一的心愿是能赶回家乡,立刻死掉),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断肝肠,其艺术感染力与三国时王粲著名的《七哀诗》相仿佛。后两首分别写死别、生离,亦皆写得悲气弥天,读之泪泫,足见徵明铺陈渲染之功夫。 ► 3篇诗词

卢储 [ 唐代 ]

卢储,江淮一带人氏(李传玺作合肥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庚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九人。考官:太常少卿李健。试题为《早春残雪诗》、《何论》。卢储于元和十四年(819)入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荐举。李翱以礼相待,因有急事外出,便将其诗文置于案上。李翱长女刚刚十五岁,来此间偶阅卢卷,爱不释手,连阅数遍,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刚巧回到室外,闻听此言深以为异。过了一会儿,便命下属到邮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先是婉言谢绝,一个月后又应允。第二年果然取状头。 ► 2篇诗词

胡直钧 [ 唐代 ]

胡直钧,唐朝人,登贞元十九年进士第。 ► 1篇诗词

王仲舒 [ 唐代 ]

王仲舒(762—823)字弘中,并州祁(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学家。少好学,工诗文。历任苏州刺史、洪州刺史、中书舍人等。元和年间(806—820),在南昌奖励文学,文风盛开。还邀请当时担任袁州刺史的韩愈来南昌,对南昌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有《滕王阁记》和《钟陵送别》等。 ► 1篇诗词

页次:(156/281)
<< < 155 156 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