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

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挟书随乃翁,千里游京华。

人生少年乐,于子何以加。上庠阅英俊,过目知等差。

君才固逸群,如金浑泥沙。明年对殿陛,落笔翻龙蛇。

遥怜绿槐阴,绛帐张红霞。金门看跃马,芦鞭作横斜。

滔滔九衢中,欢情浩无涯。驭吏亦傲睨,隐语相嘲誇。

红妆莺燕语,拭目兴叹嗟。知谁乞佳句,骏墨字如鸦。

春日溪行

侧布宝坊地,白沙杨柳湾。忆曾婴死祸,不自意生还。

已觉无乡梦,今真是故山。溪花眠雾雨,春在有无间。

又和前韵二首 其一

头白逢人宛似新,自嗟世态不容真。君才廓落宜无合,我语刚强屡被瞋。

千里来寻非爱雪,一时行乐谩游春。邻居冷淡应相笑,数夕温然语话频。

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

只今海上青石牛,曾卧天子黄金屋。下看朱紫如堵墙,上前诸公遭牴触。

眼高四海镜面空,潜山归来巾一幅。惭愧君家小冯君,自是河东真鸑鷟。

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人间不识但闻名,水非醴泉石非玉。

江南一峰独高寒,时时笑语云间宿。弟兄出处两相高,故作云巢对山谷。

子中见和复答之

世味尝已遍,亸著匿云山。为问何能尔,鸟倦自知还。

湘西一千顷,分我杨柳湾。时为理鱼蓑,人眠舟自闲。

公真功名人,高韵不可攀。譬如秋无云,璧月挂一弯。

我诗聊寄耳,猥语凭见删。峻句乃见辱,崄如履潼关。

细看秀争发,红英微雨斑。坐令十年心,清凉去煎烦。

竹林在何许,延颈伫望间。遥知醉逃暑,玉纤侍丫鬟。

得句有奇趣,笑涡印朱颜。引纸欲续和,自叹才涩悭。

应当恕不迨,乡闾念疏顽。把卷味长哦,松风嗽齿寒。

释迦出山画像赞

遍大海味,具于一滴。尽法界身,足于纤埃。伫思则灯王之座不能入毗耶之室,敛念则弥勒之门弹指即开。

惟我鼻祖,释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以百千亿微尘数身,九十七大人之相。

顿入毫端三昧,而幻此一幅之上。垂手跣足,顶螺颔丝。

超然静深,出三界痴。如浩荡春寄于纤枝,如清凉月印于盆池。

镂冰琢雪,我作赞词。关空锁梦夫,子其牢蓄之。

汪履道家观古书

风流前辈已成尘,笔迹犹为世所珍。促膝猛观惊盛事,临风长想见斯人。

气生伟逸龙蛇动,秀发精神点画新。破箧尚能多此物,且欣汪子未全贫。

夏日三首 其二

轩借谁家脩竹,簟留满眼清秋。手倦抛书枕卧,一声殿角风瓯。

题沩源

临机不堕照,如水已知源。从此常流出,其声离语言。

算沙嗟意马,捉月笑情猿。若解提空印,休登立雪轩。

次忠子韵二首 其二

新秧翻翠浪,青子退红英。穫麦风光近,络丝欢笑声。

瞢腾幽梦破,酝造小诗成。好在归来燕,营巢占画楹。

闻志公化悼之三首 其一

去年曾陟白云颠,投老相逢亦偶然。蝉蜕君今成贴叶,春蚕我已作三眠。

句 其一

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

次韵李方叔游衡山僧舍

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涟水观音画像赞

稽首净圣甘露门,无量胜身遍沙界。应诸众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万卉。

西方肃杀忧愁地,故住宝陀落伽山。此方教体在音闻,故称名者得解脱。

一切众生杀心盛,痴暗不见不发心。故现鹰巢蚌蛤中,亦作画师画其像。

菩萨岂有种种心,皆其悲愿力如是。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庄严身。

屹然欲动千光集,譬如将回紫金山。瞭然欲瞬众生好,譬如欲坼青莲花。

蛮奴水王来献诚,想见细雨天花落。众生五浊热恼中,色欲爱见所熏炙。

忽然睹此宝月相,一切毛孔皆清净。成此不思议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献。

愿我早熏知见香,愿我常披慈忍服。愿魔障山速崩裂,愿大智慧常现前。

心精遗闻證圆通,自然静极光通达。我当定如观世音,一切众生愿如我。

赠鉴上人

毗尼藏出清净宝,精进林生功德香。但得身心常寂静,自然毛孔发灵光。

苍苔不厌芒鞋弊,空翠偏宜坏衲荒。好在虎溪长不出,阿持何意尚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