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 272篇诗词

久病有感因示后学

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

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

读禅月集

属兴难忘水与山,救时箴戒出其间。

读终翻恨吾生晚,不得斯人一往还。

山中自叙

闭门业文翰,谁谓溪山陋。

闲卧贵道肥,谁谓形容瘦。

斯言谷无玷,内省庶不疚。

深识浅江海,宽量窄宇宙。

邻女少学嚬,海夫多逐臭。

时来松下坐,清风满怀袖。

怀同志

孤吟成白首,十载别同声。

海国书难到,空堂梦易成。

淳风心共乐,直道世多轻。

未卜重相见,波涛万里程。

老将

画堂升降子孙扶,白发毵毵胆尚粗。

不省时清身已老,逢人犹说斩单于。

代书寄奉蟾上人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

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

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

看雪同拥炉。乘月共浮舟。

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

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

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

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

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少年行

儿奴屡背约,辱我汉天子。

瞋目而语难,五陵年少子。

举手提三尺,报国在一死。

匹马立奇勋,壮哉传介子。

送进士万知古

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

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

清时贪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

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

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湖西杂感诗

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

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

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

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

书慈光塔

灵骨未藏三十载,我来收得葬孤山。

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间。

寄江上僧

江寺期终老,清香讲次焚。

月怜秋后见,潮爱夜深闻。

古木青阴合,残云静片分。

相怀未能去,来雁又成群。

酬正言上人

旅雁声孤过旧林,相怀无处共论心。

眠云未负他年约,看雪难忘尽日吟。

江上信稀寒浪阔,竹边房掩夕阳深。

寂寥闲坐西窗下,空把馀情寄玉琴。

海上五山歌

五山峨峨耸海心,海波上下随升沉。

群仙同往诉天帝,巨鳌十五受天製。

一一巨鳌戴一山,一交三万六千岁。

无何龙伯钓六鳌,两山從此溺波涛。

群仙播迁作游客,上帝凭怒诛龙伯。

因知快乐非长久,三界元空何所有。

莫于蜗角斗雄豪,海上仙山尚摧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