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327篇诗词 ► 25条名句

杂曲歌辞。新别离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

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经巴东岭

巴山不可上,徒驭亦裴回。旧栈歌难度,朝云湿未开。

瀑泉飞雪雨,惊兽走风雷。此去无停候,征人几日回。

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去东都

潮水忽复过,云帆俨欲飞。故园双阙下,左宦十年归。

晚景照华发,凉风吹绣衣。淹留更一醉,老去莫相违。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

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

旧知亲友散,故园江海空。怀归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送柳道时余北还(一作送观察李判官巡郴州)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游道林寺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忆原上人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种田烧险谷,汲井凿高原。

畦叶藏春雉,庭柯宿旅猿。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内户均皮席,枯瓢沃野餐。远心知自负,幽赏讵能论。

转步重崖合,瞻途落照昏。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新年第二夜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页次:(17/22)
<< < 16 17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