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602篇诗词 ► 2条名句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麻子山二首 其一

云烟出没葛蔓岭,蜀锦开张枫树林。连天寒雨何时断,一室空山黄叶深。

春昼睡起偶书二首 其二

闭户长春草,日晏独高眠。起步绕广庭,爱此风景妍。

青山罗郭外,白日当中天。坐见柳意浓,亦知花向残。

鸡鸣水外村,人耕原上田。玩物意方适,居閒情转延。

忽悟是作客,骤使心悁然。

约人泛舟

前旬小雨飞廉纤,今旬夜雨声满檐。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

四山不复见桃李,开到梨花春有几。

似闻城下野水生,正好浮舟烟雨里。

乘舟阻风

泽国天低星斗泽,疾风吹波作山立。

岸头草木皆震动,鸡犬鸣吠纷相及。

通宵万窍无停声,平明更作春涛惊。

青天东下日杲杲,风伯盛怒何当平。

人言航河只一苇,咫尺犹须论万里。

乃知世事不可期,指点舟人转船尾。

常悲无梁越长川,我今操舟翻百难。

平生所遇半如许,岂独此事堪长叹。

吁嗟屏翳真可鄙,岁岁祠官费秩礼。

我闻敌骑南渡年,万里长江波不起。

游灵岩寺

吴王避暑地,西施採香路。

陵谷隅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欻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民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尝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闻,聊将澹吾虑。

种竹

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

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

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

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

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

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

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閴寂。

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

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

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

独怀首丘念,未易忘日夕。

读书计诚谬,习静理何益。

万事鸟过空,何处留遗迹。

世故漫酬酢,迢遥混今昔。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三

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

远投僧舍青烟畔,夹路松音钟磬幽。试倚危轩望乡邑,三巴日暮远峰稠。

晚行阁道自对溪趋小柏宿

高峰犹返照,绝壑已先晦。

苍波去不穷,青崖俨相对。

山回路欲断,溪豁双流汇。

阁道自委蛇,林影常澹{左氵右颓}。

仰空欣树佳,伫立惊石怪。

山晚云不驱,路暗客犹迈。

平生事幽讨,兴与林泉会。

何意漂泊年,得此行李内。

境胜固所便,地绝复多畏。

娟娟月初上,飂飂远风快。

幽蝉响复咽,宿鸟惊欲坠。

望望驿尚赊,应在青烟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病起回思欲去时,菟裘重到倍依依。

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

读退之集偶书

宰书三上已间关,见辱功官又大难。

当日之人定谁子,竟无人字在人间。

过平陵汉苏建所封

寒食光辉薄,古原多夕阴。

行经平陵道,感慨一何深。

将军昔封此,汉史传至今。

山川宛如旧,事迹嗟已沉。

聚落有人烟,故国无乔林。

尚想英雄气,千古犹森森。

边尘久未定,干戈日相寻。

兴怀几内恸,何必鼓鼙音。

题营山法幢院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余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一枝寒艳映窗光,蘂气侵衣断客肠。

汉上水边千万树,春来何地着清香。

页次:(11/41)
<< <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