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1909)江苏无锡人,字紫卿。同治间入左宗棠幕,办理税厘及营务,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反抗。历任浙江温州通判、台湾淡水同知、新疆迪化知州、陕西延榆绥道。有《严廉访遗稿》。
►
84篇诗词
舟泊长沙喜而有作
一夜新寒作晓晴,浓云开出远天清。朝阳隔雾光犹薄,江水翻风浪未平。
篷箬窗前回客梦,孤蒲滩畔觅鸥盟。明年并辔关山道,重话同舟此日情。
经戈克腾木感怀
举世谁堪借箸谋,年来懒上仲宣楼。地无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
民隐尚期循吏恤,边才还待庙堂求。纶扉更作狂澜障,极目东南万里愁。
七夕二首 其二
把酒凭栏风露清,银河今夕倍分明。无端佳话传千古,惹起人间儿女情。
和午庄方伯七夕原韵
佳节无端动旅愁,明河遥看渡牵牛。九州儿女穿针夜,四海词人折桂秋。
郢曲喧传绝域外,凯歌听唱大刀头。时平不废防边略,铁笛寒声隐戍楼。
过良乡县
十年浪迹遍江湖,北马南舟遍险途。万里关山新剑佩,一庐风雨旧泥涂。
道旁古迹兴悲感,塞外风烟信有无。最易动情愁绪处,鸡声茅店旅灯孤。
委赴台湾绝句
千里岩疆峙海东,将军筹策远能通。我来相度边防势,试驾轮舟胜顺风。
经车轱辘泉二首 其一
风急能飞石,天低不碍山。眼宽星宿海,心远玉门关。
春色旌旗动,斜阳壁垒殷。三军将罢戍,会唱大刀环。
辛丑九月看菊有感
堂堂岁月付蹉跎,世事真堪唤奈何。诸将有谁非暮气,三公犹自作春婆。
窗前秋色黄花老,客里诗人白发多。闻道消愁唯有酒,举杯直欲泪滂沱。
红线取盒
青衣奇计破阴谋,一夕行踪过数州。方镇已成尾大势,女儿能解主深忧。
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巾帼从来侠气少,功成身隐更难求。
淇县道中
平沙极目草凄凄,东望乡关路欲迷。来日曾经沧海北,去程应指暮云西。
山连函谷形多险,地近黄河势渐低。明日驱车又何处,题诗聊自记鸿泥。
潼关
严城锁钥界西东,百二秦关自古雄。一线盘旋千级蹬,宛驱车马入蚕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