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1702)江苏无锡人,字荪友。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试日仅赋一诗而出。授检讨,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乞归。工书画,有《秋水集》。
►
111篇诗词
浣溪沙
腻粉无端退蝶翎。赤僧偷眼是蜻蜓。春光先过短长亭。
安得手持修月斧,愿将身作护花铃。不堪风雨涴丹青。
虞美人 和高澹人折花图
韶光总被风吹去。又是清明雨。雨馀骑马觅残春。剩折一枝红艳衬梨云。
屏山曲护檀霞重。何处江南梦。起来烧烛看仍稀。剪取生绡和泪画崔徽。
百字令 题震修小照次韵
梦回身世,待与子、呼酒细论齐物。个是文场摧敌手,所向一时坚壁。
白日难挥,黄金易散,弹指菁华歇。短衣射虎,怜渠未是侯骨。
我是海鸟忘机,君休自叹,归燕红襟只。飞絮乱花浑不管,零落六朝烟月。
生即同年,居偏对宇,老觉关情切。芒鞋相待,共君踏遍冰雪。
如梦令 落花
鱼浪飘香千点。燕尾分烟一剪。已自出墙来,又被轻风吹转。
吹转。吹转。刚逗捲帘人面。
南乡子 午日
日永枕空支。漫折榴花缀五丝。渡口寂寥歌鼓断,寻思。
病也何曾似旧时。
懒自醉芳卮。剪取清光写楚词。此会明年何处所,差池。
似客心情燕子知。
菩萨蛮 其一 托兴
昭阳一夜思倾国。家家鸾镜新妆色。狼籍画双蛾。
手繁宫样多。
不须矜艳冶,明日承恩者。淡扫便朝天。路人知可怜。
秋日杂感 其三
春雨曾过九曲堤,雷塘官柳正萋迷。飘来画角才江北,数去青楼是竹西。
极浦风惊闻马渡,重城镫暗失乌栖。试看明月三分夜,犹有箫声杂鼓鼙。
踏莎行 过吴江
月魄分桥,烟鬟迷渡。分明十里长洲路。从教幽梦解相寻,乱帆影里人何处。
细蕊偷黄,单绢引素。去来浑是难分付。西风篷底博山香,一丝丝似秋情绪。
满路花 与听公
吴宫落日荒,燕市悲歌暮。天山三丈雪、迷行路。蓦然相遇,宝筏横津渡。
支公都未许。会待安心,早教觅向何处。
玄关频叩,默语俱成误。白头浑未定、风前絮。一灯深照,领略元无句。
从今应记取。玉河霜月,满身多少花雨。
青玉案
虎丘山下伤心路。直不放,游人去。鬓影歌声香不度。
卖花篱畔,斗茶阑角,记得停舟处。
乱红飞过真娘墓。休觅断碑肠断句。愁校兴亡争几许。
一龛灯影,半天铃语,几阵吴宫雨。
风流子
荀郎伤逝后,魂销尽、蓦地见倾城。正梅粉乍舒,旧家门巷,柳丝斜亸,别样才情。
更几度,玉钗寒拨火,银甲夜调筝。斗帐珠莹,檀心偷展,凤灯香灺,花睡难成。
无端将去也,人何处梦里,应唤卿卿。空记鹅儿酒暖,杏子衫清。
怕油壁西陵,雨僝风僽,美人南浦,绿怨红惊。为待兰舟催发,重听流莺。
如梦令
禁得几多僝僽。春色明朝还又。待倩养花风,吹展玉人眉皱。
生受。生受。管是这回清瘦。
望江南 其四
红成阵,花落麦凉秋。那得鹔鹴供涤器,不关杨柳悔封侯。
老我是穷愁。
欹枕夜,几度月当楼。赋别江淹惭梦锦,寄愁徐淑阻书邮。
多分怨灵脩。
减字木兰花
广庭人去。阁泪晴秋无一语。重认行踪。一片蔷薇糁径红。
伴伊双燕。分我三春花底雁。翻怕书来。又报愁蛾病不开。
山花子 王西樵吏部小照
禅悦何如昔辋川。前身元住散花天。一幅绣窗金粟影,自年年。
起草独来清禁里,题诗多在晚山边。依旧司勋禅榻畔,落花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