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1222篇诗词

乃相与濯足于落涧泉语笑不相闻于是听其声于习观亭为之诗曰

卧听石间流水,起寻洞口归云。但愿一生如此,闲游更复同君。

题黄山壁

夜雨晓晴春盎盎,绿愁红醉思迢迢。独存滋味无人会,笑看柔风拂柳条。

读瑜伽论

此生已无累,一席可穷年。细嚼宝公饭,饱参弥勒禅。

懒修精进定,爱作吉祥眠。夜久山空寂,唯闻绕砌泉。

潇湘八景 其五 渔村落照

目断青帘在水湄,临风漠漠映斜晖。渔郎笑傲芦花里,乘兴回家何处归。

次韵

先生绛阙姿,名字占仙籍。妙年取荣名,翰墨乃其职。

而云赋归欤,戏语吾不逆。醉翁昔仙去,人间暂休息。

文字颇横流,士气久不怿。公实不出后,议论有精识。

冰壶含青春,不容一尘隔。吐句如善射,字字皆中的。

佳丽增奇峭,攲侧多醉墨。高辞敦故旧,读之气横臆。

阅深似退之,顿挫杂抛掷。如春饰万物,妙用无罅隙。

故人困长哦,其节不容击。自昔闻公家,诸郎居连璧。

道学进未艾,庆泽流无斁。纷华脱发弃,酌古分阴惜。

汎观得其要,云升复川益。孝友如机云,争攘笑丕植。

闻风方对食,不觉起投筴。神交梦成趣,意合气自激。

庐陵在何许,纵望手加额。那知湘江上,握手笑堕帻。

妙处无陈鲜,倾盖如夙昔。归来看屋梁,喜极心更惕。

弟兄定世家,富贵已寻逼。而我世憎嫌,暮景桑榆迫。

相从可忘年,顽鲁幸勿责。一欢难把玩,转顾成陈迹。

闭门工寝饭,且复适吾适。遥知不吾诧,颇尝有此客。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三因羯陀尊者

情无住著,袒而凭几。侍僧击磬,狻猊卧戏。石屏倚天,下迸流水。

水声触眼,石光到耳。

閒门

杯饭终永日,一裘支千秋。馀生已无累,此外复何求。

懒出门常闭,欣眠榻可休。抛书方手倦,啼鸟破深幽。

立秋日偶书

秋入纱厨夏簟空,颓然瘦坐一衰翁。声凉乱叶红蕉雨,香暗分丛紫菊风。

清境净缘惭独享,幽怀佳句与谁同。平生垢习消磨尽,只有文章气吐虹。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

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

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

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

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

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寄草堂上人

首夏年芳尚可寻,兴来芒履恣登临。回头故国烟波阔,分袂幽人岁月深。

落日杜鹃山馆静,薰风芳草柳塘阴。知君宴坐忘机地,谩寄新诗话此心。

兴阑

春晚忽凭槛,满眸佳景来。鸭头波荡漾,螺髻色崔嵬。

苔嫩钱无数,花残锦作堆。一瓯双井酽,何必酒盈杯。

摩陀歌赠乾上人

处处三门向南开,青山绿水自围裹。钟鱼鸣时摊钵盂,精粗随分吃些个。

一生受用只如此,何用忙忙脚踏火。口闲莫说事,留取吞饭颗。

眼明穿得针,要自时补破。粥后眠一觉,不著溲涨亦不起。

斋后行数步,不是肚膨也打过。我不求世人,世人不求我。

时时牵衣领,臃肿包头涡。一味怯风吹耳朵,世上许多人。

蘖蘖犹如蚁旋磨,团团并头争什么。一筹输与摩陀板头盘脚坐,人言南岳好。

奇峰七十朵,庐山更是好。瀑布垂天云,净色不受涴。

殿阁参差如画出,万人围绕看登坐。汝若学道便成佛,汝若不学地狱祸。

眼看鼻孔也寻常,六月日头甚热火。一筹输与摩陀看屋卧,唤渠挽不来,送渠推不可。

摩陀摩陀,无如之何。问著不答,好哑大哥。

赠邹颜徒

肉眼倒皮相,高才多陆沉。火知三日玉,贫试一生心。

世路多追逐,云山独见寻。圣贤酌古力,劝子手勤斟。

残梅

残香和雪隔帘栊,只待江头一笛风。今夜回廊无限意,小庭疏影月朦朦。

放光二大士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以是因缘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

广大同体悲。于刹刹尘尘,證我作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