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849篇诗词 ► 1条名句

次韵李伯纪丞相游贤沙凤池之作二首

骑鲸破晓上崔嵬,人识仙翁第一回。

杖屦不应尘外去,旌麾早自日边来。

墨头半为忧时改,青眼唯逢胜地开。

怪底尺书频寄雁,向来交味经陈雷。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

三年袖手卧江滨,着眼科成出世人。

笔下风云作时雨,胸中丘壑作阳春。

买山尘外曾相见,漉酒愁边情更亲。

惜取风骚等闲句,他时密膝咏臣邻。

闻子规

客里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蕙兰同气犹争长,姚魏齐名各一家。

不似优昙照寒水,一茎能现四边花。

行路难

江心蟠石苍虬立,山激江流浪头急。

风昏月暗鱼龙愁,电掣云奔鬼神入。

船头星斗天为低,夜潮生寒洲渚移。

鸣舷鼓枻惊楚子,危樯远缆号吴儿。

稿师咄咄自相语,明发扁舟击何许。

半月行江十日风,寸步家山隔秦楚。

黄衫年少金雕鞍,日高华屋春梦残。

插花走马咸阳道,世上空嗟行路难。

自边江赴守鄱阳黄原道中作

海南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

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

秔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

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白雾苍烟暗九秋,殷床金吼抱山楼。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生怕微云点太清,箨龙莫作断肠声。

馀霞到晚铢衣薄,满月当空玉斧成。

已结松筠为老伴,不缘蛙黾唤愁生。

但令有酒邀田父,矍铄何须更一行。

秋居杂咏十首

茅茨入作椽,中有插架轴。

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

闲依净几繙,缓绕疏篁读。

困即抱这眠,拥鼻宁厌熟。

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

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欲将老眼饱烟云,深处更有藤萝扪。

故人声迹应自绝,不寄一行山巨源。

龙学许公挽诗二首

晚起故园兴,此车归鹿门。

营家无立壁,爱客不空樽。

丧乱长缨绝,悲凉旧剑存。

不堪听楚些,无处可招魂。

和李相园亭二首

肯将戏事扰虚怀,草木知名一样裁,

不放寸阴随手过,自开十亩待春来。

花边未许楚狂醉,江上应怜野老哀。

賸欲着鞭陪胜赏,扶颠正急万牛材。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便面南台缭绕山,晚云归尽远空闲。

晴岚遍染参差玉,若比蒿阳季孟间。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一叶扁舟羡广津,无心鸥鸟远亲人。

苹蓼岸,静投纶。危坐初无一点尘。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忆昨司青琐,公时对此薇。

午轩评陈草,晓殿缀朝衣。

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

白头情易感,无泪与君挥。

页次:(47/57)
<< < 46 47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