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1095篇诗词 ► 2条名句

天津弊居蒙诸公共为成买作诗以谢

重谢诸公为买园,买园城里占林泉。

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馀家争出钱。

嘉佑卜居终是僦,熙宁受券遂能专。

凤凰楼下新闲客,道德坊中旧散仙。

洛浦清风朝满袖,嵩岑皓月夜盈轩。

接{上罒下离}倒戴芰荷畔,谈尘轻轻摇柳边。

陌彻铜驼花烂漫,堤连金谷草芊绵。

青春未老尚可出,红日已高犹自眠。

洞号长生宜有主,窝名安乐岂无权。

敢於世上明开眼,会向人间别看天。

尽送光阴归酒盏,都移造化入诗篇。

也知此片好田地,消得尧夫笔似椽。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

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人言垂钓辩浮沉,辩著浮沉用意深。

吾耻不为知害性,等闲轻动望鱼心。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凤楼深处鏁云烟,一鏁云烟又百年。

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偶书

贤德之人,所居之处。

如芝如兰,使人爱慕。

凶恶之人,所居之处。

如虎如狼,使人怕怖。

民情吟

民情既乐,和气为祥。

民情既忧,戾气为殃。

祥为雨露,天下丰穰。

殃为水旱,天下凶荒。

和王安之少卿韵

却恐乡人未甚知,相知深后又何疑。

贫时与禄是可受,老后得官难更为。

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

荀杨若守吾儒分,免被韩文议小疵。

依韵和寿安尹尉有寄

不向红尘浪着鞭,殊无才业合时贤。

本酬壮志都无效,欲住青山却有缘。

翠竹阴中开缥帙,白云堆里揖飞泉。

锦屏正与溪南对,他日从游子子传。

首尾吟 其六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代记时。官职固难称太史,文章却欲学宣尼。

能归岂谢陶元亮,善听何惭钟子期。德若不孤吾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忠恕时。无限物情闲处见,诸般药性病来知。

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家国与身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又浩歌吟二首 其二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过比干墓

精诚皎于日,发出为忠辞。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又五首

万物道为枢,其来类自殊。

性虽无厚薄,理亦有精麄。

未若人为盛,还知物有余。

我生于此日,幸免作庸夫。

知识吟

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

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题黄河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西至昆仑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页次:(71/73)
<< < 70 71 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