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904篇诗词

喜雨次韵併呈郡守吴居父

一旱祷而雨,此心天与通。

为霖三日起,起舞万家同。

破块朝方爽,翻盆夜正中。

随车真响应,巫觋又何功。

同年郑贵温寺丞直华文阁致仕次韵为贺

先生久矣爱吾庐,绝胜扬雄宅一区。

賸有珠宫来海石,不妨茅屋绕畦蔬。

来书已许寻前诺,同社方将约并驱。

更欲相邀预真率,车公岂可坐间无。

倦游归骑自吴门,寻上封章叩帝阍。

俞旨肆颁旌素节,华文进直示优恩。

渊明妙句群贤和,疏传佳名万古存。

加我数年祈谢事,此心难与俗人论。

太令人轩氏挽词

旧说苏无著,夫人亦正宗。

毒蛇横在路,栗棘更无踪。

萧散超尘界,扶持礼绀容。

觉庵谁嗣法,别去德云峰。

同王原庆知道游天童

旧游曾记梦中身,一日重来白发新。

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

狎鸥亭外波澜阔,宿鹭池边草木春。

自笑赋归如许久,始来此地作闲人。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我来丹丘乘贰车,送客往往万里余。

盛山使君别寖久,汉中郡丞新寄书。

公指四明喜邻境,典午何知成画饼。

扬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余杭名家多俊奇,君於辈行尤白眉。

雍容晋韶足夷旷,百家到手无停披。

向来郎曹天咫尺,引身闽山接商舶。

贾胡叹仰清节高,雾中亲见越王石。

此行叱驭不作难,手遮西日又长安。

长安日近公应住,未放使星临蜀山。

不然一行亦不恶,潼川应如锦城乐。

邓侯功名凛如在,拾遗风采今犹昨。

流马木牛诸葛公,飞輓正欲修前功。

蜀民险远日凋瘵,摩抚要令畿甸同。

况公五绝追鼻祖,隶古真有两汉风。

归来富贵固未晚,为传此学川西东。

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圣朝宝运开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

恢张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

用之则行舍则藏,孔门贤德遥相望。

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书堂。

问公拥麾何太忙,公独三请志益刚。

俞音一下冥鸿翔,行李径出临涛江。

争留孔戣动朝行,公更伛俯不敢当。

老成全德真圭璋,温如春风严如霜。

柏台峩豸肃朝纲,贤关向风士气扬。

大天小天称公方,五年吏奸盖而彰。

金华劝讲言加详,明主倾听谈皇一。

盍膺枋除任赞襄,名遂身退天所臧。

明哲保身身更康,高风可仰不可量。

泉山壤土接临漳,健牙千里开封疆。

老龙负图宠煌煌,何殊衣锦还故乡。

贱子薄宦接王杨,曾陪御史临文场。

风帘官烛夜未央,剧谈犹记声琅琅。

兹来误忝尚书郎,始寻故步依门墙。

西风津头望归艎,挽公不留远予将。

两宫念公未讵忘,公虽远去如在旁。

庶几重来上钱塘,夹辅大业恢中邦,

傥有重事须平章。

送赵清臣宰姚江

鄞江水与舜江通,久矣威名满一同。

试问何时到封部,数声柔橹一帆风。

送倪正父尚书守南徐

满腔忠膜与嘉谟,空洞它无一物余。

有语莫非忧国志,欲行犹上荐贤书。

已欣勇退成清节,更喜高眠即故庐。

郎庙须公经济手,不应敛惠向南徐。

送卫清叔著作提举淮东

屡从樽酒接从容,叔宝风姿照座中。

他日相逢年益老,棋坛尚可角雌雄。

送人之官池州

春空吹雨作余寒,去去扁舟不可扳。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独记九华山。

想君脉脉征途远,属我悠悠梦境閒。

回首江山固无恙,怀人倚待好诗还。

书葛氏诗卷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

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

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

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沈宪敏公挽词

徐邈今非介,申枨焉得刚。

立朝无附丽,受谪更芬香。

戏彩衣冠盛,围棋日月长。

典刑今已矣,无复岿灵光。

上史太傅

一坡烟水绿湾环,竹树楼台缥缈间。

但说一丘藏曲折,谁知更有四明山。

秋意次林致甫宗丞韵

河汉秋来净,飞星一点过。

好风吹暑尽,疎雨送凉多。

纨扇收团月,桃笙捲细波。

自知恩到骨,欹枕梦无何。

送陈君举舍人东归

皇天生人物,千载非偶然。

冲和兼万人,始得一英贤。

夫君乃其人,人一己百千。

飞黄欲追风,况复勤著鞭。

文阵蚤奔放,气欲摩青天。

短褐东海濒,名贯牛斗躔。

闻道更独早,自言若队渊。

出登龙虎榜,径上鵷鹭联。

中閒几流落,清湘穷泝沿。

白首始为郎,一见意已传。

登瀛上麟台,授简游兔园。

擢为柱下史,遂君紫微垣。

去天真尺五,朝纲赖扶颠。

龙楼缺问寝,万口争进言。

惟君最勇决,螭头屡直前。

危言破人胆,三进加勤拳。

天高听亦高,归袂何翩翩。

高风激颓波,同列空慙颜。

君虽未必去,一去胜九迁。

我欲留孔戣,有怀不得专。

况我自欲去,何心挽归船。

嗟我生何为,与君幸齐年。

先后才九日,相与同气然。

几年苦契阔,班心忽差肩。

判花同代庖,君思如涌泉。

上房草数制,下房时一篇。

一篇辄高妙,隗始愧余先。

春秋隐公传,国史建隆编。

周官授大旨,所得俱未全。

聚散不可料,饯别沧江边。

君将处於陵,我耕绵上田。

君行毋疾驱,中途恐传宣。

不然遂成别,孤帆渺风烟。

梦魂不可制,随君堕中川。

页次:(47/61)
<< < 46 47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