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904篇诗词

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

吴人止解依濡坞,晋将才能过八公。

可但绥怀边境静,直须经略朔庭空。

折冲不必居遐徼,颇牧尤当在禁中。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千古名山大道场,止因赋重遂荒凉。

后之君子谁能弛,试向山前问老苍。

送吴参议

才气勇无前,人推季子贤。

侯藩联剖竹,制幕晚依莲。

势利从身外,风流到酒边。

四明欣会遇,两载得周旋。

为记题名石,仍吟达观篇。

留行何及矣,执别但茫然。

我已甘投老,君方欲引年。

未知重见日,目断五湖船。

叔韶弟上连桂堂牌会群从

我家簪绂百余年,书种子今幸有传。

折桂时能取黄牒,肯堂赖子挹青毡,

一新扁榜照华屋,共集尊罍招众贤。

须信后生尤可畏,要当争著祖生鞭。

钱文季少卿以蜀中织成山谷庐山高为寿次韵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

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

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

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追王乔。

张图痛饮信一快,更须传宝留儿曹。

庆朝非远却图报,别当作颂齐崧高。

钱江阴挽词

庾岭梅花暖,贤侯惠爱深。

精神虽满腹,抚字亦劳心。

九转竟难遇,二毛何遽侵。

伤哉东逝水,无复大江阴。

送伯中弟尉新喻

伯父盛德人,伯中实暮子。

不惟能象贤,气貌亦相似。

幼日读父书,结字得皮髓。

粹然金玉姿,少日期千里。

宁知游上庠,蹉跎困名第。

晚始著青衫,酸寒就一尉。

欻然报瓜时,往戍真乐事。

自惟群从希,惜别不能已。

中年重离别,况我衰如此。

亲故例作恶,况复於吾弟。

兹行岂得休,雅怀聊漫仕。

勿惮三年留,江南富山水。

尉曹官虽卑,去民最密迩。

一日斯必葺,职务毋少弛。

善保金石躯,离觞且同醉。

归来毕婚嫁,相从期暮齿。

教子以义方,忍贫授经史。

素业俱有传,见进未见止。

大儿方决科,如摘颔髭耳。

子尚徐其驱,中途听捷喜。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竹坞

几年种竹未成丛,一日归来翠扫空。

尽好闭门高枕臣,从今日日是清风。

令人王氏挽词

嫁早仍知孝,夫贤自不贫。

事姑如事母,忧物胜忧身。

凤诰恩荣渥,鸠桑德意均。

孺哀声不绝,泪柏不成春。

粮料院葵向亭

结屋苍崖昼不哗,崚嶒乱石绕帘牙。

涛江渺莽三千顷,烟瓦参差百万家。

雉堞环山余暮雪,龙楼耸阙焕朝霞。

登临可是望都省,但有葵心向日华。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众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

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

人道是,我却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没。

一粒爆起冷灰豆,十分钝以辽天鹘。

赤脚踏透祖师关,神锥击碎精灵窟。

君不见卢能只在碓坊前,解道本来无一物。

梁仲苍挽词

延赏高三让,殊科擅一鸣。

元宝文未极,长吉记先成。

妙语遗膏馥,玄谈悟死生。

行人痛埋璧,父子若为情。

渡扬子

江豚吹浪雨飕飗,望断天涯人白头。

一舸乘风渡扬子,数鸥导我过瓜州。

恭人董氏挽词

敬馌尊夫子,升堂乳阿姑。

乡评推至行,家庆展新图。

半世悲鸾舞,高年乐凤雏。

蜜章应未艾,卿月映阶符。

黄岩令郑仁叔索委羽洞诗

君不见王君羽化脱秦厄,故山至今名落翮。

又不见乌程野鹤投氅毛,佞臣称瑞民斯劳。

何如奉林控鹤登清霄,伤然委羽登山椒。

青衣出入洞方杳,紫气氤氲风尚飘。

令君颇似丁令威,鹤驭久去双凫明。

山川良是人民非,一新琳宫还旧规。

黄山父老歌循良,诵君诗句游云房。

更将山石比坚操,百碎犹能彻骨方。

页次:(44/61)
<< < 43 44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