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 904篇诗词

林正惠公挽词

爱直赵清献,忠文范景仁。

累朝推旧德,今日见斯人。

正色欲劘上,敢言宁顾身。

紫枢方大用,惜不究经纶。

蒋慈谿挽词

下笔欲生风,磨砻日有功。

推敲诗益炼,骈俪语尤工。

经问南雷叟,家传十八公。

词人谁可继,文阵滑稽雄。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道学不尽诗,功名只绪余。

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

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次吴伯华韵

一身遇坎复乘流,景物当前亦自由。

草浅人行因作径,水来沙聚看成洲。

哦诗肯为钩棘句,适意即是逍遥游。

烂醉不知门外事,夕阳日日下西头。

次韵十诗

幸堪击壤乐清时,衰病情怀百不宜。

只好灌畦陪汉叟,更欣学圃慕樊迟。

逢人草草须顷酒,得韵匆匆且和诗。

琴意高低尤自适,高山流水久心知。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

九秋风月正分平,盛满金晶分外明。

老子此行端不恶,夜夜几得圣之清。

送赵至道节推

君来入幕恰三年,我幸投闲识此贤。

婉画时时因事见,素风凛凛信家传。

易林律本君须寄,月窟天根语未圆。

问讯难兄无恙否,相忘千里各瀛壖。

题汪季路侍郎所藏吴道子天龙八部

妙绝天龙八部图,细看真不失锱铢。

声名自足高千古,题品尤难过二苏。

旌旆冕旒犹可想,鬼神人物亦何殊。

君看坐位兰亭草,费尽工夫学得罪。

次韵东坡武昌西山诗

党论一兴谁可回,贤路荆棘争先栽。

窜流多能擅笔墨,囚拘或可为盐梅。

雪堂先生万人敌,议论磊落心崔嵬。

向来罗织脱一死,至今诗话存乌台。

凭高望远想宏放,眼界四海空无埃。

黄冈踏遍兴未尽,绝江浪破琉璃堆。

漫郎神交信如在,石为窊樽胜金罍。

邓侯先曾访遗迹,铭文深刻山之隈。

山荒地僻分埋没,二公前后搜莓苔。

元佑一洗人间怨,天地清宁公道开。

玉堂同念旧游胜,笔端万物挫欲摧。

时哉难得复易失,弟兄远过崖与雷。

北归天涯望阳羡,买田不及归去来。

我为长歌吊此老,恸哭未抵长歌哀。

送黄景声秘丞提举浙西

玉节光华照日曦,扬清激濁正当时。

陈连幸出百僚底,正恐翁归不受私。

吴待制挽词

东甬与宾兴,文闱赖主盟。

菲葑无下体,衣钵有门生。

剑佩今何处,樽罍空复情。

自慙无报所,老泪为君倾。

汪达可招游臧园次韵

满架酴醿惬雅怀,更添林下紫徘徊。

平湖不怕重门阻,胜赏何妨后日来。

酒兴已随斜照远,诗情无待片云催。

黄昏鼓棹欲归去,望望烟林首重回。

戏和淳诗卷

澄江如练净,新月似镰磨。

老柳飘轻絮,良苗颭细波。

歌声追古郢,诗价怯新罗。

到处还成醉,芳醪旨且多。

跋李少裴修禊序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

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屡书终不同。

历代传宝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当时搜取极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迹最奇绝,萧梁开皇有遗踪。

亲御奎文赐元嘉,龙蟠凤翥何其工。

辩才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诲子况复称龟龙。

图书四部资校雠,当时尚有贞观风。

自云此为最善本,冰御臣液题甚恭。

李王深得拨镫法,笔力绝劲雄江东。

右军以来皆妙笔,名胜异代如相从。

病余扶惫行扫松,李君携来为发蒙。

平生多看旧墨本,一见使我开心胸。

摩挲叹息不自己,至宝盍入明光宫。

隐居怀宝正不恶,异气或能牛斗冲。

,叩门有客勿倾倒,

恐有御史来乘骢。

分韵送孙从之司业使湖南得千字

夫君静而敏,人十已则千。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

蚤蜚场屋声,作吏志益坚。

朅来上清班,汉庭谁在先。

雍容行秘书,史馆躬椠铅。

片言寤明主,立使登谏垣。

拳拳忧国心,倾倒十三篇。

司成天下选,归志已浩然。

赤日送妻子,襆被寻谿船。

诸生慕阳城,欲挽不得专。

竟持湖南节,征袂何翩翩。

忆昨忝同登,于今三十年。

朝行喜相会,终恨非官联。

请益殊未餍,匆匆启离筵。

始以长官来,今以绣衣还。

书生素安分,岂问却与前。

第惟公辈流,自应留日边。

德星聚南楚,予环当茹连。

事体有关系,临岐欲无言。

页次:(24/61)
<< < 23 2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