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443篇诗词

题秋台诗卷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嬾擅词场。

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

卷尽辞穷余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

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

题立斋天台图

留题已是十年前,展卷重看思惘然。

汝以不言传至道,岂如吾道以言传。

挽郡博士待班刘公歌

东风变九野,万物负生意。

素韠何栾栾,清血洒幽隧。

猗欤静寿翁,归全可无愧。

人生托溟涬,消息同一气。

过化来者续,自昔叹川逝。

温温夙好修,甄陶瑚琏器。

凝乎觚自度,澹乎靓且邃。

诗书以为粮,忠信以为饎。

人皆崇荣途,公独徐揽辔。

三转坐臯比,五鹗争自致。

上培德谊种,下开文字瑞。

一子通金闺,一子需大对。

衣冠绘庆图,岂料造物忌。

学校失师模,乡闾思善类。

梅花已流水,草木谁臭味。

惟有笃厚心,叮咛期嗣世。

送希夷之江西

小雨敛轻尘,秋声壮亭驿。

驱车过南浦,别怀徒襞积。

世道一以坏,为善不自力。

一朝鲁两生,为人作行色。

后山薄命篇,竟不待它日。

送子行复行,一步一叹息。

谁知离索悲,有甚万种失。

此事已忘言,此情未能释。

有时诵吾句,或为千里益。

题思泉庵

一时人物久飞仙,诗竹和庵尽变迁。

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

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不问东风来未,冷冰冰中得意。

谁於笔下外知,更有无味之味。

和前人韵

屡作家书欲寄人,姓名愁堕软红尘。

眼边忽见伤春句,屈指别来犹是春。

水仙

翦叶葱偷巧,冰蕤独耐寒。

梅兄虽有伴,礬弟不同看。

山谷诗犹在,逋仙影不单。

玉纤捧金{左角右戈},谁遣慰儒酸。

马华父母叶氏挽章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

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

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

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

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

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

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

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

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

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

瞿瞿临祖奠,清血应涟洏。

明朝鹤岩道,旧冢连新悲。

和易岩兰菊韵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於人孰重轻。

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

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

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蕕境界要分明。

郑寺正挽辞

北山崚嶒兮配井络之勋名,子孙绳绳兮聿彰厥声。

一麾不顾兮番禺君,甘领祠官兮挂长缨。

操存益固兮涵养益深,临行一念兮尤清明。

郑寺正挽辞

北山寂寞兮号东风,坦溪呜咽兮绕玄宫。

晓露滴滴兮泣苍松,芳草萋萋兮券台窿窿。

体魄永藏兮魂徂太空,一声蒿里兮春无容。

宿仙山浸碧轩二首 其一

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

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拜明招二先生墓 其二

神皋王气点腥膻,爵命今年下日边。俎豆孔堂新剑佩,风烟晋国旧山川。

谢叶圣予送笋

谁念筼筜一饭贫,蛰龙头角正森森。殷勤惠我清贞节,减却君家几亩阴。

页次:(24/30)
<< < 23 2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