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偶弄笔,忽忆旧事,寄薛 其三

走神中夜空支笔,想见磋磨旧学堂。相识已多不烦复,重逢未老可能狂?

江春涧夏劳千隔,柳雨荷风未半尝。何日飘临共杯俎?淡云摇曳在吾梁。

锦缠道

漠夜寒潮,乍冷小衾清梦。烛依然、暗摇窗缝。万声消寂孤怀重,细听梧桐,断坠凄凉凤。

但时钟零碎,岁华相送。问秋心、怅和谁共?短围屏、犹向尘书,检野篇狐史,醉与山灵诵。

访人不遇三首 其一

依前雨意浸寒烟,如睡山光似梦天。四访凄凉无一遇,今生渐信果无缘。

减兰二首 其一

至今难处,半世仓皇街上鼠。陋室吾铭,谁要仲尼置一评?

村翁说古,鱼死尚能挣破罟。两乐梁濠,幸莫煎煎逼钓鳌。

六月二十七夜视力大减,赋此消夜

始我在初中,二目一点八。眶睫虽不广,光利能突兀。

向物烛龙开,直人泰阿刮。人或有警之:“坚挺易摧折。

不见水与竹,为性异柔倔;刀挥不能断,大风卒訇裂”。

一笑不之顾,嗤如鸦鴂舌。笃志好简书,昏明曾不别。

垂首烈景下,弓脊如虾屈;禹步呼不应,路树来抢额。

昧檠守更深,颈拗唇斜撇;朗吟含珠玑,梁檩簌尘跌;

肺腑洞冰霜,既白未易绝。簸车随低昂,仰榻鼓腹凸。

竟未减其辉,银海光摇曳。师范一暑假,助叔双抢月。

骨散汗如浴,书卷未一瞥;忽忽瞻远山,如雾如云抹。

姑父时营医,大惊急往测。右目零点五,左目一点五。

不唯弱视力,甚且为鳏孑。云“右弱莫用,久之恐转瞎”。

乃悟前人言,亢龙有悔节。虽非积而减,若蠹营柱闼。

自初乃不觉,一旦坍而灭。然有夙心在,脑后峨反骨。

岂能顺天命,不可弃读阅。五年古井波,故态相延接。

时时自省视,私怀亦欣悦。今午起案纸,又觉生变突:丈五观人面,眼鼻浑混没。

事既遇其一,再三心岂慑。当或一时朦,若云翳日颊;

雨过天光开,荡荡耀虹霓。即真不可复,瞽如摸象客。

我亦不能伏,乃志有素热。若蝜蝂之愚,溷缸之硬石。

彼时隔外尘,心乃愈澄澈。天视析毫芒,万物莫能惑。

虞美人 对面山脚桃花开二首 其二

枝南数去疏三朵,嫩靥娇如火。纵能似火又何须?冒定一春风雨立幽隅。

人间谁识妆春意?总被攀援戏。一般游客一般天,看了今年再莫看明年。

洞庭二首 其二

长波横界势皇皇,远有舟鸣听不详。一鸟孤飞飞渐灭,水天之上是斜阳。

绝句 其一

敝囊何事久流飘,疲绝身心念念消。只为梦中归路近,起来弥觉故乡遥。

长沙湘江大桥观儿童放风筝歌。筝有金鱼形、龙形者,故及之

桥跨万丈淩云涛,桥上万车驰惊飙;皆搏衣食不之顾,独放风筝闲儿曹。

脸间薄笑开花娇,远空渺渺浮花摇。天公见此意不禁,相和吹落万花飘。

清明寒食春已遥,我来立看心怅怊;少年作此如昨日,青年逝水在明朝。

一事不成双袖超,若筝轻浮如萍劳。淼水长空两空阔,家乎何在去何舠?

金鱼之鳍游鸟霄,细绳之索作龙绹。鱼游非水意安适,龙汝拘此心何忉。

随车且去休久瞄,夏路秋径争岧峣,一身尚久相低高。

采桑子

梧桐一角陇灯低。早也凄迷。晚也凄迷。坐到陪人白露霏。

一身犹是去年衣。破也无期。补也无期。为怕梧桐不认伊。

页次:(71/265)
<< < 70 71 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