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江除夕书怀四首 其四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宦味真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四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金陵杂感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浑河晚渡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

随宦桂林未遂揽胜之愿匆匆去阻雨愆期因挈马甥瑞熙女寿慈两儿瑞琳瑞麟登叠彩山盘桓竟日赋此留题

桂森山水窟,名甲寰宇中。天教廓诗境,宦迹留泥鸿。

未遑事幽讨,尘俗空填胸。携雏欲先去,归棹寻吴淞。

仆马已在御,歌骊行匆匆。阳侯若有知,恍惚梦里逢。

为言名胜地,自古无异同。胡为滞溪游,长歌诗兴浓。

兹境不一顾,毋乃情不钟。因之小作虐,澎湃横流冲。

颠风已断渡,媮閒访灵踪。山城无百里,詄荡多奇峰。

层峦叠锦彩,佳气郁葱茏。飞阁出岭表,清赏溯元公。

古堞隐崇雉,深涧饮长虹。坐久心颜开,瑟瑟来清风。

雨馀空翠滴,洞古白云封。豁然忽开朗,异境探不穷。

老佛坐岩际,天半闻清钟。青山寿太古,底事首尽童。

俯仰忽有悟,山性与人通。此邦人质直,山亦无修容。

参差如束笋,夭矫若游龙。山下多沃土,潆洄水一泓。

种荷能逭暑,种桑倍农功。民瘠久必乱,民裕国乃丰。

愿民登衽席,蚕织毋疏慵。漓江波似镜,倒影青芙蓉。

小艇自来去,荡漾双桨红。清景俨图画,拙笔摹难工。

凭眺不忍去,夕照辉长空。何当携绿绮,一鼓《风入松》。

烛影摇红 立春

负却韶光,十年眼冷花丛里。玉笙寒彻梦惊回,著处东风矣。

犹是当时春意。渐病酒,怀人天气。樊川愁寐,绕榻茶烟,鬓丝吹起。

残雪无多,莫教容易成流水。琼瑶留伴落梅魂,共作冰壶贮。

再入茅堂燕子。应问我,别来何似。君看池畔,照影婆娑,树犹如此。

元夕

皓月高悬不夜城,灯辉万井庆升平。臣民语和嵩山语,喧笑声连爆竹声。

火树拂云飞赤凤,琪花满地落丹英。金吾弛禁欢游剧,载路笙歌直到明。

寄陈伯玑金陵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页次:(172/1000)
<< < 171 172 1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