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诗词大全
  2. 唐代
  3. 李白
  4. 姑孰十咏

姑孰十咏

[ 唐代 ] 李白

姑孰溪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淼淼湖水似与天相连,风波浩荡永无止境。

丹阳湖

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青山已在暮色笼罩之中,谢公故宅一片寂静。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

谢公宅

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为暸望旷野而登上古台,台高真使人能够极目。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凌歊台

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掘井的桓公早已成为古人,废井却至今未曾枯竭。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桓公井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仰首远望身临碧空,永远是那充满离别之怨的面容。

慈姥竹

江草不知道愁苦,岩间的花儿只管斗艳争红。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远征的夫婿相隔千山万重,千里音信实难相通。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这苦苦的相思何时了终?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绝壁直临着大江,山峰连绵耸立相望。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波相激自成巨浪。

望夫山

我惊奇那林木的葱笼秀异,而不敢测知水下精灵的形状。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更有那夜间的山猿啼叫,使我忧心忡忡像醉在江上。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丁令威辞别了世人,拂去俗衣来到这修仙之路。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潜身炼成了九丹,方随着彩云而去。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今日这里的松树藤萝已掩蔽了修炼的幽深山洞,长年荒寂,桃杏已隐入在丛木深处。

牛渚矶

不知他成仙化鹤以后,往来于辽东与灵墟山之间有了几度?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前往李白的主页 李白的下一首
《清溪行 / 宣州清溪》
诗词汇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翻译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

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

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淼淼湖水似与天相连,风波浩荡永无止境。

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

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

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青山已在暮色笼罩之中,谢公故宅一片寂静。

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

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为暸望旷野而登上古台,台高真使人能够极目。

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

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掘井的桓公早已成为古人,废井却至今未曾枯竭。

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

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

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仰首远望身临碧空,永远是那充满离别之怨的面容。

江草不知道愁苦,岩间的花儿只管斗艳争红。

远征的夫婿相隔千山万重,千里音信实难相通。

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这苦苦的相思何时了终?

绝壁直临着大江,山峰连绵耸立相望。

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波相激自成巨浪。

我惊奇那林木的葱笼秀异,而不敢测知水下精灵的形状。

更有那夜间的山猿啼叫,使我忧心忡忡像醉在江上。

丁令威辞别了世人,拂去俗衣来到这修仙之路。

潜身炼成了九丹,方随着彩云而去。

今日这里的松树藤萝已掩蔽了修炼的幽深山洞,长年荒寂,桃杏已隐入在丛木深处。

不知他成仙化鹤以后,往来于辽东与灵墟山之间有了几度?

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注释

⑴《太平寰宇记》:姑孰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县名。此水经县市中过,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当涂县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阳东南之余水,及诸港来会,过宝积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姑熟溪,水色绀碧,与河流不相杂。陆放翁《入蜀记》:姑熟溪,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
⑵《元和郡县志》:丹阳湖,在宣州当涂县东南七十九里,周围三百余里,与溧水县分湖为界。《六朝事迹》:丹阳湖,图经云:在溧水县西八十里,与太平州当徐县分界。唐李白尝游此湖,酷爱其景,乃张帆载酒,纵意往来而作诗曰“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云云。《太平府志》:丹阳湖在府城东南,跨多福、黄池、积善、湖阳等乡,徽池、宁国、广德诸州之水汇之,与江宁之高淳、溧水,皆以湖心为界。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太平之巨浸也。
⑶《太平寰宇记》:青山,在太平州当涂县东三十五里。齐宣城太守谢朓筑室及池于山南,其宅阶址尚存,路南砖井二口。天宝十二年改为谢公山。《江南通志》:谢朓宅,在太平府东南青山之椒,南齐谢朓守宣城时建别宅于此,今为保和庵。路旁有井,名谢公井。陆放翁《入蜀记》:青山南小市有谢玄晖故宅基,今为汤氏所居,南望平野极目,而环宅皆流泉、奇石、青林、文筱,真佳处也。由宅后登山,路极险巇。凡三四里许,至一庵,庵前有小池曰谢公池,水味甘冷,虽盛夏不竭。
⑷《方舆胜览》: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黄山上。宋武帝南游,尝登此台,乃建离宫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当涂县黄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出北门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
⑸王筠诗:“开窗延叠嶂。”
⑹丘希范《与陈伯之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谢瞻诗:“夕阴暖平陆。”《尔雅》:“大野曰平,高平曰陆。” 
⑺《一统志》:桓公井,在太平府城东五里白纻山,晋桓温所凿。
⑻按《广韵》:湛,与沉同,音皆直深切。兼引《汉书》“从俗浮湛’句于“湛”字下,盖“沉”、“湛”古通用也。
⑼《艺文类聚》:《丹阳记》曰:江宁县南四十里有慈母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王褒《洞萧赋》所称,即此竹也。其竹圆致,异于众处。自伶伦采竹嶰谷,其后惟此干见珍。故历代常给乐府,俗呼为鼓吹山。李善《文选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太平府志》:慈姥山,在当涂县北四十里,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估舟尝依此以避。其山产竹,圆体而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⑽龙吟,用马融《笛赋》中语。凤曲,用箫史事。
⑾《晋书》:顾悦之曰:“蒲柳常质,望秋先零。”蒲柳,今之水杨也。
其叶易凋落。
⑿《太平寰宇记》:望夫山,在太平州当涂县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其山临江,周围五十里,高一百丈。
⒀《广韵》:颙,仰也。
⒁《江南通志》:牛渚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矶,曰牛渚矶,与采石矶相属,亦名燃犀浦。晋温峤燃犀照水族于此。《太平府志》:牛渚矶,在当涂县采石山下,江漘有石柱高丈许,突兀峭壁间,相传古有金牛见此,故名。《后汉志》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孙吴、东晋每宿重兵其地。
⒂《韵会》:“洑,水洄也。”
⒃《异苑》: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其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
⒄《方舆胜览》:灵墟山,在当涂县南十里。《一统志》:灵墟山,在太平府城东北三十五里,世传丁令威学道飞升于此山椒,坛址犹在。山有洞,后有井,大旱不竭。
⒅《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墟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敌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江南通志》:丁令威,辽东人、为泾县令、游姑熟,乐灵墟山泉石幽秀,炼丹于此。丹成,翔虚去。
⒆《抱朴子》:第一之丹名曰丹华,第二之丹名曰神符,第三之丹名曰神丹,第四之丹名曰还丹,第五之丹名曰饵丹,第六之丹名曰炼丹,第七之丹名曰柔丹,第八之丹名曰伏丹,第九之丹名曰寒丹。凡服九丹,欲升天则去,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而害之矣。
⒇《太平寰宇记》:天门山,在太平州当涂县西南三十里。有二山夹大江,东曰博望,西曰天门,按《郡国志》云:天门山,亦名蛾眉山,楚获吴艅艎于此。两山相对,时人呼为东梁山、西梁山。《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宋孝武诏曰:梁山层岫云峙,流同海岳,天表象魏,以旌国形,仍以二山立阙,故曰“天门”焉。《太平府志》:天门山,在郡西南三十里,亦称东梁山,与和州西梁山夹大江对峙,自江中远望,色如横黛,修妩静好,宛宛不异蛾眉,故又名蛾眉山。
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燕子楼诗三首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