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全部文章
  3. 许浑:我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作者,是晚唐最后的大诗人!

许浑:我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作者,是晚唐最后的大诗人!

唐宣宗中平三年(849年),唐王朝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雍容华贵,变得暮气沉沉、老态龙钟。秋日黄昏的某天,一位诗人信步登上秦朝古都——咸阳城楼极目远眺,只见斜阳西沉、乌云攒聚,寒风飒飒而起,这不就是大唐的真实写照吗?诗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有感而发: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看似在写眼前所见,但只要对时局有所关注的人都能感受得到,作者不过是感叹这锦绣大唐已经是日薄西山、风雨飘摇。朝廷外部天灾频发,朝廷内部党争不断,时任正八品监察御史这一芝麻小官的诗人,不免涌上深深的无力之感,是啊,大厦将倾,又岂是一人能够力挽狂澜?在写下这首诗的五十多年后,大唐终是走完了他的一生。这句诗后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经常用来比喻重大事情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许浑,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用晦,世称“许丁卯”或“许郢州”,他祖上家世显赫,曾曾祖父就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许圉师。在打上“著名诗人”这一标签的时候,许姓诗人颇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论“著名”,他实在比不过与他同时期的杜牧和李商隐;但论“有争议”,他可是被后世诗家点过赞也打过差评的独一人。

陆游感慨在许浑之后,“唐之诗益衰矣”,而杨慎却说“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范晞文盛赞他“写情而不为情所牵”,而陈后山却说“近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许浑在后人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渐渐变得面目全非,喜欢许浑的人,看到了他托古抒怀时的真情展露;不喜欢许浑的人,不过是放大了他对辞藻的过分雕琢。

其实许浑擅长写近体诗,五言七律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佳,多数为登临怀古和寄情山水之作,他的诗文辞工丽、格律严谨,声调平仄自成一格,被称为“丁卯体”,从内容到格式上,许浑似乎都在追求着诗词的极致。有人曾把他与诗圣杜甫相提并论,又因为他的诗作多写“水”,便有了“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说,然而时光荏苒,杜甫留下了“诗圣”的美名,许浑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不免令人唏嘘。

许浑的一首送别诗,被认为可以和王维的《渭城曲》相媲美:

《谢亭送别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一曲劳歌唱罢,解开绳索送友人乘着小船离开,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着急流的碧水。明明是明艳动人的秋景,但是看在离人眼中,却难免染上几缕惆怅,待到酒醒时分,友人早已不见了身影,唯有满天的风雨涌进西楼。情在景中,景亦含情,寥寥几笔,足以将分别之愁刻在眉间心上。

许浑的一首归隐诗,写出了世间少有的道法与仙气:

《送宋处士归山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宋处士既能入得俗世“卖药修琴”,也能一转身便回归那“山风吹尽桂花枝”的寂静山林。世间隐士颇多,但难得的是大隐隐于心,只要内心追求宁静,身在何处又能被打扰呢?紧接着诗人感叹时间短暂,告诫人们不要贪恋看山中仙人下棋,只是这山中若有“仙人”,又怎能不让人驻足流连呢?看似忠告大家不要“贪杯”,实则却是劝酒之意。

由于仕途不顺,许浑一直在做官和养病之间来回辗转,后来的他就索性做了个悠游散人,不再为官场上的种种是非烦心,到处游历名山大川,累了便停下来隐居一阵子,体味物我为一的超然之境,精力充沛了,就往更远的地方探寻。他最终留给世人的,便是这样一个隐士的背影。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许浑才没空去想自己身后会有怎样的文坛辩驳,当我们再次回味他的诗的时候,也一定能知道他内心真正的憧憬,不过是想写好拥有自己风格的诗篇罢了。

原创声明

该内容为本站原创,著作权归本站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站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